7月酷暑 北京“傳染性”焦慮上升至五成
烈日炎炎,人們不僅僅要承受高溫的困擾,有的人們還要和疾病做抗爭,焦慮就是其中之一。進入暑期后,患有焦慮癥的病人越來越多。由于高溫難耐,甚至連話都不想多說一句,還有的人是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正所謂是“一觸即發”。北京疾控中心7月的通報提示,7月1日至8月30日,北京暑期高溫,市民需警惕。
7月酷暑北京出現“傳染性”焦慮
有關研究顯示,在炎熱的夏季,普通人群中約有10%的人會出現情緒、心境和行為的異常,人容易情緒失控,頻繁發生摩擦或爭執的現象,這就是“心理中暑”。近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民焦慮情緒持續上升已至五成,可謂是“傳染性”焦慮。
據心理專家介紹,北京的七月,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的時候,氣候條件對人體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加。人的睡眠和飲食因此發生變化,大腦神經活動受到影響,常常表現為情緒焦慮煩躁,脾氣急火氣大,甚至對任何事都缺乏興趣。有些人還會對工作和學習厭倦、記憶力減退、整日昏昏欲睡等。
市民焦慮百態
前幾天市民小王就因為打架被派出所拘留。28日,小王開車在上班的路上,由于前面修路車輛行人已經排成長龍,小王著急上班遲到,一直按喇叭,忽然一個不小心跟前面的車子撞上,下車沒說兩句話就對人家大打出手,隨后被帶到派出所給予拘留處分。
私企劉小姐,由于工作失職沒有按照時間完成任務,領導將劉小姐叫到辦公室談話,劉小姐卻理直氣壯的跟老板吵了起來。“我當初怎么就那么大的火氣啊,這下可好丟了工作,天氣這么熱還得出去面試找工作,真是自作孽啊!”劉小姐嘆息道。
誰易“被傳染”焦慮
天氣越來越熱了,人們的心情也似乎越來越糟,坐也坐不住,睡也睡不好,甚至無緣無故就發脾氣,一件很小的事就能引發一場“戰爭”,事后想想,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那么,什么人有更易“被傳染”呢?
對此,北京亞太腦科醫學研究中心特級專家王玉堂介紹說,一般來說對自身情緒控制力較低的人如,剛剛邁進社會的大學生,本來就還不適應社會,再加上周圍環境的變化會讓他們焦慮不安;處于生理期的女性;壓力山大為了房子車子奔波的男士同胞;身體本來就患有其他疾病,病情久治不愈的人等等都是易“被傳染”焦慮對象。
王玉堂提醒:為有效改善焦慮癥癥狀,人們應該注意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有節奏。根據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人們可調整自己的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適當地減緩速度,并留有一定余地。此外,在生活上要規律作息,特別是睡好午覺,以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可提高對外界變化的心理適應能力。有調節的還可以去公園散步、郊游,讓機體和思想獲得充分的放松。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