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談情說愛

云南地震災區最急需防雨保暖物資 飲用水等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8月4日,在魯甸縣龍頭山鎮,受災百姓已經搭起帳篷。

新坪村的村民正在搭建救災帳篷,一名孩子幫家長打著手電。

  魯甸縣混合居住著漢族回族彝族等14個民族,目前帳篷缺上千頂,食品和藥品也急缺,并且需要滿足各民族習慣的面食物資。目前在魯甸縣較大的集中安置點龍頭山鎮龍泉村已有救援力量2196人。昨天17時左右,抗震救災指揮部傳來消息,龍山頭鎮的自來水已經接通。

  現狀

  迫切需要醫療生活物資

  4日凌晨,云南省省長李紀恒率領省政府工作組在龍泉村召開現場會,強調要妥善轉移安置好受災群眾。目前,龍泉中學指揮部駐扎著武警、消防救援人員,他們有的從昭通、昆明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現場。

  在龍頭山鎮,房屋受損嚴重,搶險救援工作一直在緊張進行。通往震中的道路雖然經過搶修,但由于塌方不斷出現,使得道路狀況不斷反復,連接震區與外界的生命線不能持續保障,這也使得醫療藥品生活物資等都沒法得到足夠供給。很多村民反映缺乏食物和水,鎮上唯一還在開門營業的超市貨架上空空如也。老板介紹,由于泥石流,很早之前通往外界的道路就已經中斷,超市里的食物和水很早就賣完了。

  有的村民跋涉好幾十公里從外面買吃的回來。在昆明打工的小葉,聽說家里地震就一路趕回來了,背一筐食物和水給孩子們。

  目前,救援搶險形勢非常嚴峻,醫療生活等物資都相當缺乏。

  據了解,在轉移安置災民過程中,搭建簡易棚舍所需的彩條布(三色布)需求量大,市場供應緊張,臨時安置非常艱難。云南省紅十字會備災救災中心志愿服務隊隊長楊海龍到達龍頭山鎮。他說,目前龍頭山鎮對帳篷、衣服、棉被、毛毯、水等迫切需要,鎮里的糧食也很少。

  據魯甸縣委宣傳部通報,已及時調集柴油10噸、帳篷2500頂、三色布200卷、棉被2000床、飲用水300箱、干糧3500余份、面包300件送往災區。

  只能對傷者做簡單處理

  一位醫生告訴記者,災區傷員重傷的情況很多,但按現場的醫療條件只能做簡單處理,藥品也不夠。像顱內出血這類重傷必須要做手術,但現場沒有條件開展。

  魯甸縣中醫院副院長陳朝秀說,地震發生后,醫院緊急投入到救援工作中,醫院所有的藥品都已用于傷員救治,而在灰街子的救助點該院一共投入60多名醫護人員救治傷員,目前這個救助點已經收治了200多名傷者,藥品十分短缺。

  昆明血液中心新聞發言人朱祥明表示,血液跨地調撥很方便,目前傷員數字仍不能最后確定,因此有可能在后期增加,屆時用血量也將明顯增加。作為云南省最大的血站,昆明血液中心已經接到上級指令盡可能地多采血,做好昭通血站的后援。為此,昆明血液中心4日起將采血點從8個增加到12個,并延長工作時間。

  措施

  首趟專列送物資抵昭通

  4日11時54分,昆明鐵路局首趟“救002”次支援魯甸災區專列裝載著各類救災物資和救援人員從昆明火車站開出,18點19分抵達昭通火車站。列車將承擔轉運地震災區重傷人員及參與搶險救災相關運輸工作。據悉,救援專列共17節車廂,可搭載370多名傷員,轉送就近治療。

  4日,在接到開行“救002”次專列命令后,昆鐵迅速編組17節旅客車廂,用35分鐘的時間快速往“救002”次專列上裝運大米、方便面、礦泉水等救災物資,并召集列車員、檢車員、警察及紅十字救護人員共76人踏上列車,全程做好鐵路支援魯甸抗震救災運輸和服務工作。

  北京首批醫療專家赴災區

  前天16時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地震發生后,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指示和當地傷員需求,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迅速派出創傷、心理醫療專家前往地震災區參加傷員救治工作。

  截至4日上午8點,北京首批共有6名創傷、心理醫療專家被派往地震災區相關醫院,參與、指導當地開展緊急醫療救治和重癥傷員搶救工作。其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派出年過花甲的腔鏡外科主任黃迅、胃腸外科主任葉穎江、骨關節科主任周殿閣及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薛峰。

  此外,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干預專家崔永華、西英俊也趕赴災區。據崔永華主任介紹,第一階段的心理干預為震后24至72小時。地震可能會造成經歷者急性應激反應,包括情緒上的害怕、緊張和行為紊亂等反應,需要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特寫 震后雨夜不好過

  3日16時30分,云南昭通魯甸縣發生了6.5級地震。進入深夜,暴雨加重了魯甸地震災區人們的困難。

  幾次余震震感強烈,每一次都能聽到房子和山體垮塌的聲音。在龍泉村灰街子小學旁邊的一塊空地上,已搭起來的幾個帳篷里擠滿了傷員,其中不少是重傷員。一個顱內出血的20多歲的年輕人,因無法轉運出去而被緊急安置在帳篷內。

  4日凌晨2時多,暴雨還在持續,地面滿是泥濘,很多人渾身已被淋透,不少人在地上鋪個木板坐下,也有不少人站在雨里。其間,還不斷有重傷員送過來。

  42歲的村民張開銀在地震中頭部受傷,已無法言語。他的哥哥張開友說,家里房子塌了,七十多歲的母親被埋在下面。“我喊她一直都沒有回應,覺得母親應該是不在了。”

  夜已深,氣溫不斷下降,許多災區群眾在露天坐著。記者渾身也被雨水澆透了,感覺特別冷。

  “大雨,難過。”在震中龍頭山鎮騾馬口集中安置的廣場,從昭通市趕來救災的毛利輝說,因為帳篷不夠,都先讓給了老人和帶著小孩的婦女。一位老人來到廣場,身后跟著一條狗,狗腳受傷了,可依然一瘸一瘸地跟在身后,不離不棄。

  經過將近3個小時跋涉,來自中國紅十字會賑濟部的蔡文男隨救援工作組抵達龍頭山鎮。他說,龍頭山鎮駐地路面變形開裂較重,群眾在空曠地帶聚集,太陽能路燈有電,帶來些許光亮。

  提示

  最急需:防雨保暖物資

  災區目前急需飲用水、食品、藥品、帳篷、專業救援隊伍和設備等。

  有消息稱,昭通血站存血量只夠200名受傷民眾使用,但受傷民眾已經上升到1800余人,有關方面呼吁市民獻血。共青團昭通市委正面向社會招募抗震救災志愿者,主要從事災民安置、物資運輸及發放、心理輔導等工作。

  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負責人郝南提醒,匯總民間救援組織掌握的本次地震災區相關情況,并結合昭通地區以往災害響應的經驗,受災地區緊急物資需求重點在于防雨保暖。

  未來一周內,魯甸及周邊地區有持續降水,且受災鄉村普遍海拔較高,平均氣溫較低。在房屋受損嚴重的情況下,盡早有“瓦”遮頭,有衣保暖,成為救災過程中相當緊迫的需求。但由于災區交通和地形較為復雜,救災物資運輸到縣城并下發到受災群眾手中,將花費較多時間。

  匯總此次救援的難點,該服務中心提醒,由于當地路況復雜,受災較嚴重的魯甸、巧家兩個縣,交通相對隔絕,救援時可能需要分區域進行。此外,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發生可能性較大,需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