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男男性接觸感染者:進入同志圈時沒想到會感染
12月1日是第27個世界艾滋病日。很多人誤認為同性戀和艾滋病屬于同等關系,其實同性戀并不等于艾滋病,但是,同性戀卻與艾滋病密切相關。這種密切相關體現為,同性戀人群一直是艾滋病的薄弱防區,相當于這一領域的盲區。
近日,都市時報記者走近男男性接觸感染者,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
“進入同志圈時沒想到會感染”
接受采訪時,24歲的小劉(化名)起了個大早,特意吹了頭發。小劉是安寧人,目前是一名導游,高高瘦瘦的他很是帥氣,只是遇見生人時多少顯得有些拘謹。
小劉從小和父親的關系就不好,在成長過程中,他漸漸感覺自己對同性更加感興趣。2014年1月,小劉正式確診被感染。小劉說:“開始十分害怕,進入同志這個圈子的時候完全沒想到會感染上HIV病毒。但是現在已經看開很多,能平安度過每一天就知足了。”
46歲的紫青(化名)同樣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從黑龍江來云南已經有8年的時光。與記者交談的過程中,他顯得陽光、自信。
談起何時確診艾滋,對于紫青來說好像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是2006年來到昆明的,之前一直在做室外主持工作。來到昆明兩個月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疾控檢查,結果為HIV病毒呈陽性。檢查的時候其實自己是有心理準備的,作為一名同性戀,患上艾滋病的幾率還是非常高的。只是在出結果的那兩天還是會很緊張,一直想著以后的日子該怎么辦,診斷正式出來后,反倒平靜了很多。”紫青說,遠在黑龍江的家人目前只知道他的同性戀身份,但不知道他還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紫青也不希望家里知道這件事,主要是因為怕家人擔心。
紫青從今年才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因為之前對CD4(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免疫細胞)一直有認識誤區,紫青以為自己的CD4一直都不低,就可以不用服藥,但其實并非如此。
家人的陪伴才是莫大的幸福
“確診后的半個月都沒去上班,一直待在家中,那時基本會做也能做的事情就是哭,甚至一度患上輕微抑郁癥。之前我并不會抽煙,但在那段時間覺得抽煙可以讓情緒得到一定的釋放,也就逐漸抽了起來,然而壓力依舊比較大,并沒減少多少。”小劉說,他的診斷結果顯示病情屬于前期,只需要在醫院領取一些免費藥物,每日按時服用,就可以將病情控制住,但是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
病情被確診后的一段時間,小劉決定回家探望下父母。“藥是每天都需要服用的,有一天吃完藥就出門辦事情了,家人發現了治療艾滋病的藥品。我只好將所有事情告訴了家人。在得知這件事后,家人也會詢問自己‘生活在一起是否會傳染,吃飯時會不會也傳染上’,聽到這些感覺非常難過。”小劉告訴母親,自己不能結婚也不能生孩子,因為自己是同志。看著母親一直在哭,小劉的情緒也十分低落。
今年3月份,小劉進入“平行NGO”當了一名志愿工作者。他發現,在這里工作的人都和自己一樣是男同艾滋病患者,但大家卻充滿陽光并對生活抱有希望,這種正能量讓小劉感覺自己又重新“活”了過來。更讓他感到安慰的是,家人漸漸地重新接納了自己,母親偶爾也會打電話詢問他的身體情況,并告訴小劉能陪著家人一起走就行了。
積極融入社會,尋找人生新目標
“6月份,自己終于有了病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導游,在云南這片七彩土地上將家鄉的美介紹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每一位朋友。”小劉說,“因為自身的CD4不好,只能休息一段時間再工作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家里花了1萬元給我購買了很多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吃了一個月后去復查CD4,數據顯示從之前的個位數增長了100多點,十分高興。”
在導游工作中,小劉感覺自己并沒有遭受挫折,公司的同事也無人知曉他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但小劉仍然有著擔憂,因為身體情況實在不盡如人意,每次下團后都會感冒,他怕在導游這一行做不久。小劉打算在明年天氣好時再工作一段時間,之后想做一些小生意,平穩、健康地生活下去。小劉說,在“平行NGO”的工作會繼續,因為是這里給了自己勇氣和面對社會的信心。
紫青目前在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工作,主要對男同性戀進行心理、生理上的干預工作,引導他們如何保護自己。紫青說,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告訴男同如何正確對待一些事情,如何正確地保護自己及他人。他相信通過不停的宣傳教育,一定會有成效。
在日常工作中,紫青也遇到過一些小挫折。昆明市有一些專門針對男同的浴室,很多NGO組織會進去進行宣傳教育以及干預。紫青說:“記得有一次去宣傳的時候發現兩個人正準備發生性關系,但是并沒準備任何的安全措施,我就拿了一個安全套遞上去,沒想到其中一名男同當場把安全套扔了。幾個月過去了,那個扔安全套的男同通過NGO找到了我,并告訴我他已經是一名感染者,覺得十分后悔,后悔當時錯誤的舉動。”
伴侶基本從網絡中相識
小劉現在找到了新的情感伴侶,對方也是一名HIV陽性患者。小劉說:“我們現在生活得很幸福,未來如果可能還想領養一名孤兒。”
紫青同樣有了新伴侶,對方60歲,兩人是在一家交友網站中認識的。紫青說:“對方并不是HIV病毒攜帶者,很感謝對方給予我的理解和支持。只要安全措施準備得完善,傳染的幾率是非常小的。”
小鵬(化名)是一名從重慶來昆明工作的白領,同樣是一名男同性戀,他與自己的伴侶已經在一起生活了7年。“我們也是在交友網站上認識的,見面后覺得雙方都不錯,就在一起了,沒想到一起走過了7年。”
小鵬說,相對于普通人,同志的生活是十分隱蔽的,在尋找另一半時也不會像平常人那樣遇見心儀的對象就主動表白。現在男同尋找朋友,大致分為交友網站和手機上的同志交友軟件,大多數男同會把自己的照片上傳上去,看見喜歡的會在網上打招呼,從聊天開始一直到見面。
小鵬坦言,有些男同是希望找到生活伴侶,而有些則找的只是性伴侶。大多數男同第一次發生性關系時還是比較謹慎小心的,防護措施會準備得很好。一些男同發生性關系后,會一起去檢查是否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但也有一部分因為面子的原因不會去檢查,這一部分人群也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群體。
都市時報 李文璟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