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巴鐵用的放心!中國首架大修“梟龍”試飛成功_高清圖集_新浪網
10月18日,由航空工業長飛大修的首架“梟龍”飛機試飛成功。“梟龍”大修是航空工業首次組織的外貿三代機大修項目,也是“梟龍”從研制、生產、到大修的全價值鏈閉環上的最后一環。同時,“梟龍”飛機是首次采用基于可靠性進行大修的三代軍貿飛機,從某種程度上,已經走在了國內軍機的前列。(來源:中國航空報 沉默的山羊)
新浪軍事深度:據專業透露,梟龍BLOCK-3第三批次(以下簡稱梟龍C)詳細設計發圖在2018年6月底全部完成,這也標志著梟龍C型戰斗機即將進入原型機生產制造階段。本文根據國內外公開資料對梟龍C型戰斗機性能做一簡介。梟龍由我國成都飛機科研生產聯合體研發生產,主要由巴基斯坦軍方進行投資和入股,是一種性能先進,價格適中的輕型戰斗機,
原先主要針對的是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米格21、幻影III、F5E等第二代輕型戰斗機更新換代市場,不追求很強的戰機機動性能,主要是具備二代機沒有的超視距作戰能力,強調多用途性和可購買性。隨著冷戰的結束,這個原先競爭并不激烈的細分市場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二手的F16A、幻影2000,特別是中型戰斗機米格29紛紛涌進這個市場,原先設想的梟龍戰斗機在發展中國家大賣的局面并沒有出現,其主要用戶還是巴基斯坦空軍。
目前,巴基斯坦空軍準備的梟龍數量已超過百架,主要為BLOCK-1和BLOCK-2兩種改進型號。BLOCK-1主要采用國產航電和雷達,動力采用俄羅斯進口的RD93渦扇發動機;
BLOCK-2在其基礎上加裝了空中受油管,采用了一定的機身復合材料,對RD93發動機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進,經常看到的這種俄制發動機冒黑煙的情況已很少出現。目前已距梟龍戰機成功首飛成功15周年,按照國際慣例,進行重大改進的中期階段改型即將問世。
梟龍C目前最明確的消息是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由于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的工作帶寬是機械掃描體制火控雷達的10 倍,能夠有效地對抗瞄準式電子干擾,其抗寬帶阻塞式干擾距離較機械掃描體制火控雷達提高2.6倍, 較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提高1.2倍,并可輕松完成大范圍內對多個高機動目標進行,且空空探測距離大幅提高了90%,是提高戰斗機作戰效能最有效的途徑。
目前該有源相控陣雷達主要由南京電子研究所和雷華電子研究所兩家競爭。從目前透露要對座艙通風管改做大手術的信息來看,推測是雷華電子研究所的全球首款風冷有源相控陣雷達獲得了最終勝利,而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的探測距離為130公里的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競標失敗。
梟龍C還很可能在機頭加裝了紅外搜索裝置(IRST)。隨著現代電子戰的空前激烈,隱身戰機加入戰場,非隱身戰機如何對抗雷達電子干擾,發現敵隱身戰機變得更為迫切,而紅外和可見光波段極難被干擾和隱身。機頭的內置IRST幾乎成了四代半戰機的標配,我國的殲10C戰機就加裝了機頭IRST。
在我軍的空戰演習中,蘇-30MKK在保持雷達靜默的情況下,利用友機的電子干擾做為掩護,IRST裝置遠距發現殲-10A型戰機,并發射紅外制導中距空空導彈R-27ET將其擊落的模擬戰例不在少數。巴基斯坦還特地要我國為其研制了紅外制導型的閃電-10型中距空空導彈。
梟龍飛機超重一直是一個老問題,在梟龍早期型原型機設計階段,其圖紙重量比目標重量增加約 300kg,作為一架正常起飛重量不足10噸的輕型飛機,超重十分嚴重,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客戶不斷提出新的技術要求和功能,最后使得該機的設計重量比原來的目標重量增加以外,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壽命,主承力機身框和機翼承力梁大量采用高強度鋼作為主承力結構也是重要原因。隨著現代戰機上雷達電子設備的不斷增加,據公開消息報道梟龍C也面臨著設計超重的問題。我國鈦合金3D打印技術已日漸成熟,梟龍C很可能是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第一個大量采用鈦合金3D打印主承力結構的機型。在復合材料減重方面,隨著我國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逐步國產化,價格大幅降低,其機翼,機身,平尾,垂尾也應該會普遍應用復合材料。上述措施將大幅減輕梟龍C飛機機身重量,徹底解決飛機超重問題。(作者署名:圖說軍事)
- 標簽:男女一起用的情趣玩具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