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民: 堅持節水優先 強化水資源管理
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處長 肖新民 張楠/攝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報道( 張楠):水為萬物之源,萬物之本,人們生活的一時一刻都離不開水,正是因為有了水,人類才會生存,世界萬物才會生機盎然,千姿百態,豐富多彩。近日,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對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肖新民處長進行了采訪。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不可或缺。肖新民講到,目前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全國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水資源短缺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
肖新民談到,我國人均水資源匱乏,現如今黃河、遼河等七大江河水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保護水資源,已經刻不容緩。水資源的保護,不僅需要法律的強制手段,更需要的是提高全民素質和全民的行動意識,堅持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戰。
水是自然之界的血液,是必不可少,必不可缺的。水對我們的生命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資源之一。肖新民表示,縱觀古今,人類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我國經濟的支撐大多來自沿海城市,只有有了水的滋潤,人類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為了防治水資源的污染,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黨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動,為的就是要保留一片綠水青山,為的就是要呵護我們的地球母親,為的就是要讓人類能更好的在地球上繁榮發展。
肖新民講到,中國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發揮水資源的剛性約束作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狠抓江河生態流量確定與管控,建立健全生態流量(水量)監測預警機制,嚴控河湖水資源開發強度,保障河湖基本生態流量(水量)下泄,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加快推進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制定并落實監管措施,在滿足生態用水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明晰流域區域用水權益,加強省界斷面監測,落實空間均衡要求。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