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與密碼融合發展全面提速
9月8日,2019物聯網密碼應用專題峰會在無錫召開。多位行業主管部門領導、院士專家及行業大咖的蒞臨,使得這次峰會備受業界矚目,成為聆聽和探究物聯網密碼應用政策風向的一個重要窗口。
在這次以“萬物智聯、‘密’不可分”為主題的峰會上,多位與會嘉賓表示,密碼乃國之重器,是保障物聯網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國家密碼管理部門正積極推進面向物聯網的密碼應用體系建設,并將繼續提升物聯網密碼創新供給能力、構建物聯網密碼應用產業生態,為物聯網產業發展和安全保駕護航。
徐漢良:推進密碼在物聯網的全面規范應用
國家密碼管理局副局長徐漢良在致辭中表示,物聯網的大發展和大融合,在極大地提升業務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安全挑戰,傳統的安全防護手段已難以滿足多變的安全需求。
為此,密碼管理部門高度重視物聯網安全,積極推進面向物聯網的密碼應用體系建設,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提升密碼意識。密碼已突破傳統的應用模式,向泛在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服務于物聯網各個流程和關鍵環節,為物聯網數據采集、處理、交易、分析、使用的安全可信提供保障,并與多種安全技術深度融合,構建以密碼為支撐的安全保障體系,實現安全的萬物互聯和可信的智能決策。二是加強密碼創新。針對物聯網,制定了《射頻識別標簽模塊密碼檢測準則》等密碼標準,正在制定車聯網密碼標準,積極開展同態密碼、安全協議、5G密碼應用等理論和應用研究,組織新一代密碼算法標準征集,為物聯網密碼應用提供高質量供給。三是開展應用試點。在物聯網技術發展之初,國家密碼管理局就部署了一批面向物聯網密碼應用的試點項目。根據試點情況,積極開展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和“雙隨機”檢查,推動物聯網領域密碼應用的合規、正確、有效。
徐漢良說,物聯網安全離不開密碼,物聯網發展更需密碼支撐。物聯網為密碼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要推進密碼在物聯網的全面規范應用。
一是強化物聯網密碼應用牽引作用。國家密碼管理局將繼續開展物聯網密碼應用試點,專項支持智慧城市等物聯網相關密碼應用項目,帶動密碼在物聯網各場景中的全面應用。二是提升物聯網密碼創新供給能力。繼續加強物聯網密碼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應用研究,突破物聯網應用對密碼技術的延時、能耗、面積、靈活性、易部署、抗物理攻擊等性能和安全瓶頸,進一步提升物聯網密碼應用高質量供給,豐富物聯網密碼應用形態,構建5G物聯網密碼支撐體系,建設通用基礎和物聯網相結合的密碼標準,支持建設物聯網密碼創新基地和研究中心,加強復合創新型人才培養,促進密碼與物聯網融合創新發展。三是構建物聯網密碼應用產業生態。物聯網環境中密碼泛在部署、無處不在,將很難區分密碼的供給和應用,這就需求密碼與網絡空間深度融合的大生態。四是加強物聯網密碼應用監督管理。落實國家密碼管理法規政策,強化物聯網密碼應用的主體責任。
沈昌祥:密碼工作跨入智能化新時代
密碼技術如何促進物聯網安全發展?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認為,面對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我們應當大力發展基于密碼技術的可信計算,構建主動免疫三重防護框架。用以密碼為核心的可信計算解決受制于人的問題,從而進一步保障我國的網絡安全。
沈昌祥說,中國可信計算源于1992年立項研制的可信計算綜合安全防護系統(智能安全卡),于1995年通過測評和鑒定。經過長期軍民融合攻關應用,形成了自主創新安全可信體系,開啟了可信計算3.0時代。
以密碼為基因的主動免疫可信計算,是密碼功能從傳統被動掛接調用,跨越為由密碼主動度量確保主機安全執行的核心支撐,與生命體必定有免疫系統類似,有計算節點必定有密碼可信系統,使密碼工作跨入了智能化新時代。
王小云:密碼技術將為物聯網安全保駕護航
剛剛獲得第四屆未來科學大獎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