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養老思路:老年人同樣需要刷“存在感”
【應對策略】子女多讓老人在家庭事務中露面做主,感受自身的存在價值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當下老年人無論走哪條路養老,老人的感情需求都不能缺位。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是需求,也是目標。子女尊老愛幼,似乎讓老人休養生息,就是養著老人。其實不然,時時處處善待老人,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不會累著他們,反而能幫助他們感到自身的存在價值。現在社會上有人提出一種新型養老思路:子女給老人找事兒做,幫老人刷“存在感”。而老人也會因此心情愉悅,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別讓老人失去存在感
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有一集,講述了金正煥的媽媽在家庭中需要的“存在感”。她有事離家數日,離開前嚴肅地給丈夫和兩個兒子上了一堂“生存”教學課。但媽媽離開的兩天時間,家里就一片狼藉。突然三個男人得知媽媽要提早回家,迅速將家里收拾整齊。但當媽媽進家門時,見到家里一切恢復如初,臉上的表情卻很復雜。小正煥疑惑,為何媽媽看到一切整潔卻不開心。小伙伴東龍說:“因為媽媽不在家,而你們還過得很好。”
可見,刷“存在感”對老人有著重要意義。在每一次注視、每一個擁抱、每一回安慰中,老人能獲取“被需要”的資本,這也是老人這個身份得天獨厚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小時候,子女是拖油瓶式的麻煩,父母無所不知循循善誘,子女在這一次次心安理得的享受中長大了。可后來,父母漸漸成了一種萬般體諒式的“麻煩”,也總是把子女的“被需要”拿捏得恰如其分,不敢過多打擾子女的工作和生活。隨著生活壓力工作煩惱不斷壓在子女身上,子女變得懶于向老人介紹自己的生活境況。甚至老人追問后,子女會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