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區精雕細琢打造靚麗秀美“城市名片”
今年以來,衡水市冀州區以爭創國家級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為動力,以打造“大美冀州”為目標,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區位優勢,大力實施生態保護系列工程,全面打造靚麗秀美“城市名片”。
實施景觀打造工程,為城市環境“增彩添綠”。該區以提升城市美譽度為核心,著力打造一批城市景觀、精品路線。其中,在綠化景觀打造上,該區按照“城市綠地服務半徑500米”的要求,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公園、廣場、游園等,先后建成濱湖公園、老鹽河生態公園、冀新公園等一批園林公園,初步形成了200公頃濱湖公園、33公頃老鹽河生態公園、39.8公頃冀新公園、3.7公頃和平廣場、3.9公頃音樂廣場、4.9公頃人工湖濕地的“三園、兩場、一濕地”的城市公園綠化格局,綠色生態逐漸成為冀州最大的“引爆點”。在旅游景觀打造上,該區以入選省級“縣域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為契機,全面提升旅游景觀品質,初步形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旅游產品體系,基本明確了京津冀最美“后花園”和華北地區“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發展新定位。截至目前,全區林地總面積突破44.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3.63%,城市宜居水平和市民“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為城市環境“錦上添花”。該區充分利用瀕臨衡水湖的得天獨厚優勢,持續抓好生態環境修復,充分彰顯“城水相依、人水和諧、環境優美”的現代濱湖城市特色,努力讓城市融入自然。尤其在水系生態治理上,該區以冀午渠、冀南渠、冀呂渠和鹽河故道等4條水系為重點,相繼實施了衡水湖生態修復、河渠生態整治、環城水系綜合治理等工程,并全面拆除衡水湖東側沿岸商用、民用建筑,精心打造以衡水湖為核心的生態水網體系和綠色“濱水長廊”。其中,位于衡水湖東岸的老鹽河濕地公園以及位于衡水南岸的濱湖公園,原來都是一片鹽堿荒地,該區通過微地形處理、栽植綠化、水系連通等措施,將過去的鹽堿地改造成了綠化總面積達200余萬平方米的自然生態公園,周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成為市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實施藍天保護工程,為城市環境“保駕護航”。該區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生態之城”的重要抓手,全面實施藍天保護工程,確保“藍天藍”。其中,在大氣環境長效機制建設上,該區精心制訂了《冀州區網格化環境監管監督體系建設方案》,不斷建設完善四級網格化監管體系,實現對全區816家重點企業的全面監管。同時,該區進一步加大對空氣質量的監控力度,先后在城區建設3個省級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在工業園區建設2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并實現了10個鄉鎮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全覆蓋。目前,該區基本建立起了以秸稈禁燒監測平臺、建筑揚塵監控平臺、高空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