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性愛文化  成人幽默

快手里的老戲新唱:80后北京爺們用快手唱“活”京東大鼓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9-06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火紅的太陽剛出山,朝霞鋪滿了半邊天……大鼓弦琴配韻聲,村里老少爺們隨意唱,過去在京津冀的地界兒,十里八鄉總能聽到京東大鼓的韻味。如今唱的人少了,偶然聽到一段大鼓書,竟然是從快手里傳出來的,難道是有人在看曲藝類節目?湊近了才發現,是曲藝人“京東大鼓其利”(快手ID:724332785)在快手上的常規操作。

image.png

其利原名曹利,師承著名工人曲藝家崔繼昌,視頻里唱的這段是他師爺董湘昆的代表作——《送女上大學》。“說書的離不開鼓,鼓聲落定,才正式開唱”。但在曹利的表演中,又多了個環節,架起手機。比起四處尋覓演出機會,在快手上以短視頻錄制或是直播的形式表演,明顯輕松了不少。

平均每天一小時的直播,二三百人的“上座率”,曹利每次開直播都是一場小型的演出。“上至五六十,下至四五歲,都愛聽我唱。”用快手兩年多的時間,曹利已經有6.4W個有著巨大年齡跨度的“大鼓迷”。傳統的民間曲藝,咋就能在快手上如此受歡迎?

說書20年

這得先從曹利與京東大鼓的故事說起。京東大鼓最早發源于天津的三河、香河、寶坻一帶的農村,后來又逐漸傳唱至北京、河北一帶。因發源地位于北京以東,故而稱作“京東大鼓”。鼓書雖篇目較長,但側重敘事說人,唱詞以七字為基本格式,與節奏配合,演出全憑演員的演唱功夫和擊鼓技巧,易學也易記。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天津的群眾文化相當普及,京東大鼓時常作為一種文藝匯演的表演項目。

image.png

1986年出生在北京延慶的曹利,就是聽老一輩唱京東大鼓長大的。“小時候,家里老人愛唱,我也喜歡聽,聽多了自然也能哼唱幾句。16歲那年,在公園里算是第一次聽到比較專業的老師傅現場唱,打心眼里喜歡,就想一直唱下去。”

“說書學唱雖沒太高的門檻,但最起碼得唱歌不走調,有點節奏感。吐字發音你得練,表演上也要下功夫。畢竟都是些人物事例,得變著法兒的給它演活嘍。”說書一股勁,唱曲一段情,句句警人心,聽者自動容,“能引發觀眾的共鳴,我們就沒白唱。”

經典曲目多以過去為背景,說書人要想吸引觀眾,還得結合時代特征創作新曲目。“寫詞講究的是合轍押韻,同時也要跟著節奏來,落詞的平仄得壓得住拍子。”在介紹地點、描寫環境、刻畫人物的過程中,把故事講明白,是京東大鼓引人入勝的真諦所在。

image.png

反復練習加上多年經驗積累,嗓音悠揚、鼓點清脆的曹利逐漸在快手積累起6萬多粉絲,一段段或古老或極具年代感的唱詞勾起一波波快手老鐵的“回憶殺”。“仿佛又回到了年輕時,最愛聽京東大鼓”,“多少年沒聽過這么有味兒的大鼓書了,真好聽”……有來有往,快手即時性、交互性的平臺優勢,讓曹利在快手上重拾堅持唱下去的信心。

傳承受阻

影視歌等新興文化的崛起,曾大大擠占包括京東大鼓在內的傳統曲藝的發展空間,曹利也曾想過放棄。“說實話,京東大鼓不比過去那么受歡迎,喜歡聽的人越來越少,且都是‘老家伙’了,年輕人基本沒聽過,更別說喜歡了。”

沒有聽眾,演出機會自然少了許多。“除了每年在北京有固定的40場演出外,其余時間就靠接些紅白喜事兒。每場演出都坐不滿,紅白喜事兒就圖個熱鬧,沒幾個人真正去聽。”傳統曲藝艱難的發展現狀,讓曹利有些灰心。

image.png

“想起我師父、師爺他們那輩兒,在哪兒唱,哪兒就有觀眾。我師爺董湘昆是工人出身,就是通過樸實真摯的表演形式,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獲得了特別多觀眾的喜愛。1956年,他作為工人曲藝家代表,全國職工曲藝會演、全國會演、全國調演等大小型演出,基本沒斷過。”為了向老藝術家看齊,除了繼續堅持唱,曹利也一直在尋找機會。

“我之前看身邊的好些同齡人都在刷快手,一問才知道快手可以拿來記錄生活,別人也有可能看到你。”出于好奇,曹利讓朋友幫忙開通了快手號,并上傳了自己表演的視頻。“當時也沒多想,能有人看見最好,沒人看就當自己留個紀念。”曹利在快手的第一條視頻獲得了8000多播放量,對于他來說,“已經比之前現場表演好太多了”。

快手解圍

“既然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了解京東大鼓,那我就讓他們先看先聽。”以快手作為宣傳渠道,曹利開始陸續增加在快手發布視頻的數量。為了讓老鐵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京東大鼓,曹利還請來了之前演出時結識的老搭檔,彈三弦伴奏,有時唱得興起,搭檔也會單獨唱上一段。豐富的表演形式,幫曹利吸引了不少粉絲,也有許多慕名而來向他討教的人。

image.png

“只要你樂意學,我就愿意教。但干我們這行最重要的是講究德藝雙馨,你沒天賦都無所謂,但品行得好。”曹利目前在線下只有四五個徒弟,“最小的十多歲,大的四十多歲”,但在快手上,來來往往的老鐵“徒弟”有上千人。

現在,曹利已經習慣每天在快手上直播。“只要沒有特要緊的事兒,我都會播,每次在直播間,都能找回小時候的感覺,原來還有那么多人喜歡京東大鼓。”通過快手,越來越多的人走近了京東大鼓,也走進了曲藝人曹利的生活。

京東大鼓之所以能夠在快手上重新獲得關注和“叫好”,一方面與它接地氣的表演形式同快手高度契合有關,更關鍵的是,更多人通過快手驀然發現:原來北京京郊還有一項源于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叫做京東大鼓,“老曲藝居然那么好聽”。

以穩定粉絲群體為中心,圍繞不同的興趣、愛好,快手正通過普惠的流量分發機制,搭建起一個個或通俗或高雅的文化交流社群。在快手,各類傳統藝術形式不再是博物館里的過去遺跡,而是正在進行的存在,是生龍活虎的壯大與成長。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