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性愛文化  成人幽默

印度“月船2號”登陸器失聯,奔月之旅為何這么難?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9-09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網9月8日電(陳爽 郭炘蔚)當地時間7日凌晨,印度“月船2號”探測器攜帶的著陸器“維克拉姆”號,在月球南極軟著陸時地面控制中心失聯,印度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因此遭到重挫。

  特地前往班加羅爾,準備迎接歷史性一刻的印度總理莫迪安慰在場的科學家說:“生活中總有高低起伏”,并稱他們達到的成就已經很不簡單。

  【“最后關頭”失聯

  印方正分析著陸器數據】

  據印方計劃,“維克拉姆”號本應于北京時間4時22分在在月球南極“軟著陸”。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主席西旺指,“維克拉姆”在下降初期一直運作正常,但當降至距離月球表面約2.1公里時,突然失去聯系。他表示,目前正在分析數據。

  印度總理莫迪7日也親臨控制中心,準備見證印度在太空探索上踏出一大步,但卻失望而回。他擁抱安慰一臉沮喪的西旺,并在聽取西旺匯報后向在場科學家打氣,“生活中總有高低起伏,你們已達成不小的成就,整個國家均以你們為榮”。

  “月船2號”基本由印度自主研制,耗資約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億元),總重接近3.9噸,由軌道飛行器、著陸器“維克拉姆”、月球車“智慧”以及10多個各類研究裝置組成。

  ISRO尚未公布“維克拉姆”的數據,目前并不清楚其下落。有分析猜測,登陸器的下降速度超出預期,墜落月球表面。有天文學家表示,根據無線電望遠鏡的數據,相信登陸器已經墜毀。

  盡管“維克拉姆”登陸失敗,但軌道飛行器仍將繼續運作,未來會環繞月球軌道航行約一年,拍攝月球表面,尋找水源痕跡及研究月球大氣層。

  【12載探月,多次推遲發射

  這趟“奔月馬拉松”困難重重】

  印度的此次探月之旅,從規劃到最終發射,都是一波三折。

  2007年,印度就開始規劃“月船2號”任務,最初擬與俄羅斯共同研制與實施,原計劃2013年發射,但隨后推遲到2016年。

  在此期間,印度于2008年10月成功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但2009年8月與它失聯。

  2015年,印度決定自主研發“月船2號”,但后續技術開發不斷受阻,致使發射時間一再推遲,一直到2019年才順利升空。此時,距離最初的計劃,已經過去了12年。

  新德里時間2019年7月22日14時43分,在歷經多次推遲發射后,探測器“月船2號”搭乘GSLV Mk III型運載火箭,在安得拉邦的薩蒂什達萬太空中心升空。

  974秒后,器箭成功分離,“月船2號”成功進入繞地橢圓軌道;之后,經過5次地球引力彈弓效應加速,“月船2號”進入奔月軌道;又經過5次繞月飛行,著陸器“維克拉姆”號成功與軌道器分離,前往月球南極。

  從發射到計劃著陸,“月船2號”總共了48天,耗時良久。是什么導致了印度航天器飛得如此之慢?

  據分析,印度GSLV Mk III型運載火箭的動力不足是主因。該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為4噸,而地月轉移軌道運力則僅有2噸左右,無法直接將3.9噸重的“月船2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因此,“月船2號”只能采用不斷變軌的加速方法逐漸切入月球軌道,所以耗時更長。

  【登陸月球南極風險高

  印度為何仍欲挑戰?】

  據報道,一直以來,月球南極都是人類尚未真正踏足之地。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沃特金斯表示,這是因為,讓航天器在月球南極著陸相對困難。

  首先,與月球赤道附近地區相比,月球南極的地形更為崎嶇;其次,月球南極的特殊方位讓月球探測器與地球控制中心之間的通信變得更加困難;此外,月球南極地區存在劇烈的磁異常,或將干擾登月探測器的工作。

  有報道稱,“月船2號”之所以選擇在月球南極附近降落,是因為其“月船1號”在執行任務時,發現該地區火山口內部存在水冰。印度打算詳細研究這些發現,以便為之后在月球建立長期定居點打下基礎。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印度本次探月任務的政治意義要大于科研意義。

  近年來,印度經濟快速增長,印度政府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投入也呈增長態勢。ISRO前主席卡斯圖里朗安曾直言:“印度想要爭當太空領域的領導者。”

  報道稱,“月船2號”只是第一步,印度下一步計劃將航天員送上近地軌道,未來更準備向金星發射探測器,以及再次發射探測器登陸火星。不過隨著登月失敗,印度的太空藍圖或需大幅修訂。

  【“物美價廉”不容易?

  低成本登月任務屢失敗】

  太空探索向來成本高昂,部分國家近年另辟蹊徑,期望進行低成本探索任務,有助打開商業衛星市場。

  然而,繼以色列探測器“創世紀”號登月失敗后,印度“月船2號”登月任務同樣失敗收場,引起外界關注低成本太空任務存在的失敗風險。

  以色列“創世紀”號由非盈利太空機構SpaceIL及國營的以色列航天工業(IAI)共同建造,成本僅約1億美元。印度“月船2號”項目成本則為1.5億美元,兩者的成本均遠低于美國宇航局(NASA)的同類項目,例如美國的阿波羅系列探月任務,總開支超過1000億美元。

  NASA近年關注太空任務成本高昂,已停止研發更強勁的“太空發射系統”(SLS)載人登月器,被視為平息輿論對NASA太空任務成本過高及屢次延期的不滿。然而,多起低成本太空探索失敗后,已經有人呼吁有意改行低成本路線的NASA引以為鑒。

  此外,NASA近期發布的“月球事實表”報告顯示,全球各國過去60年展開的109次登月任務中,只有61次成功,其余48次失敗收場,失敗率約44%。

  不過,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從未停止。雖然還可能面臨失敗,但正如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所言:“我們決定在接下來的十年間登上月球并實現更多夢想,并非因為它們輕而易舉,而恰恰是因為困難重重。”(完)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