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政出臺!學區房最高降幅2萬㎡!南京呢…
開學季,又到了學區房話題爆發的高峰期!“孟母三遷,擇鄰而居”,我們對于教育的熱忱未有間斷,曾幾何時,“天價學區房”的新聞屢見報端。近日,突發高考新政,引發家長群體的熱議。
幾天前,市教委發布高考新政——《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實施方案》。
根據新政,后在錄取方面,“充分借鑒其他省份的經驗,在部分高校探索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模式試點,綜合評價錄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面試成績、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高考成績占比原則上不低于總成績的60%。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院校范圍。”
2018年早些時候,市相繼出臺了2018年城六區與通州區的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海淀區、東城區的新購“學區房”登記入學都將受到!
若花費巨資買的學區房,離上個學位不足6年,將不能上學的機會。要是家里有二胎,還得最好隔6年,否則第二個孩子上學會比較麻煩。
這一招是最致命的,直接給學區房斷頭一刀。這意味著即使買了學區房,也不一定能上好學校。好學校和普通學校如果靠得近,很可能組成一個片區,通過電腦搖號上學。這對于那些想炒一波學區房的炒房客來說,房子徹底賴在他們手里了。
2018年小學入學政策首次,市戶籍無房家庭,長期在非戶籍所在區工作、居住,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并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等級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其適齡子女可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
估計今年符合條件租房上學的京籍家庭人數不多,但作為一個全新的政策設計,具有預期效應,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會產生深遠影響。
在今年龐大的就學壓力下,很多家長都意外地跌倒在“上岸”前的最后一步。有報道稱:在2017年年底剛辦完購房手續的何女士,在2018年年初順利落戶學區房。本以為自己的孩子終于在今年可以順利入學,但沒想到其所在學區房的小學今年招生人數為120人,而在全市適齡兒童到劃片學校登記首日,剛到下午報名人數就已超過300人。
面對這個問題,學校也不得不把錄取年限卡在2017年2月前入駐學區房的家庭,何女士就這樣一下子被拒之門外。
近日,《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走訪調查了西城、東城、海淀多處學區房社區,了解市場現狀。
9月的秋高氣爽,東城區南門倉胡同的社區廣場上充滿了兒童的嬉笑聲。正值放學,不少家長在這里陪伴孩子嬉戲。雖然設施配套并不出眾,但是這個社區的房價最高已經超過13萬/平米。究其原因,該區域處在市重點小學史家小學的學區內。
“現在價格已經降了,幅度還挺大的”,住在南門倉胡同的姜大爺告訴《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2016年他兒子在這里買了房,當時的價格已經走高,“大概每平米9萬,后來到了2017年初的時候,周邊房價有的漲到每平米15萬了。”姜大爺解釋“周邊都是學區房,對應的是東城區一流一類小學‘史家小學’,所以很多家長都是為了上學才在這里買房。” 姜大爺表示,之前他們居住在朝陽區,但是為了能夠讓孫子就讀史家小學,他們湊錢買房搬到南門倉胡同。
同樣家住南門倉胡同的劉先生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中介帶人看房的現象明顯減少,不僅如此,周邊賣房的戶主也減少了。”劉先生解釋,“房價降的太多,之前最高的時候每平米能夠賣到15萬,現在就12萬左右吧,很多戶主都不著急賣了。”
西城區也出現了學區房降價的情況。西城區進步小學附近的某房產中介機構工作人員小李表示,2017年下半年,西城的學區房房價開始回落,最高降幅達到每平米2萬。小李介紹,“今年3月開始,西城區的學區房成交量有所回升,但是到7月份后,成交量又開始回落,總體來說,相比去年,學區房量價齊降。”
現在一年一政策,而政策的方向就是讓教育和房產脫鉤。 或許你會抱著“眼下的政策不會蔓延到全國吧?”的僥幸,很抱歉地告訴你,別天真了。
未來“全面多校劃片”政策是否會推行至全,甚至更大范圍, 在“房住不炒”和“淡化學區房”這個大背景下,推進多校劃片是大趨勢。 其他地方沒有完全推行多校劃片政策的,基本也都屬于箭在弦上,今年不發,未來也要發了! 的教育肯定是全國的方向,一旦的學區房涼了,那全國也就差不多了。
但盡管面臨這樣的風險,家長們仍不惜一切代價,努力遷至學區房中,這也自然讓各地學區房價格居高不下。
以南京為例:瑯琊小學學區房掛牌均價在今年8月已達到87368元/㎡,力學小學緊隨其后,掛牌均價為85344元/㎡,拉薩小學學區房掛牌均價在7萬以上。
同比去年8月,南京27所名校學區房價都有上漲。其中,東小學、鳳凰花園城小學和金陵匯文小學學區房價同比分別上漲65.60%、33.91%和32.72%,居漲幅前三名。
不過根據數據,環比2018年7月,南京8月則有17所學校學區房價格下降 ,“拉力芳”房價齊降,金陵中學實驗小學、夫子廟小學和赤壁小學環比分別下降了7.65%、7.21%和5.84%,居降幅前三名。其中金陵中學實驗小學學區房降幅最大,達到7.65%。
8月份南京30所名校學區房總體房價上漲,但“拉力芳”為首的多所學校房價有所下降,南京部分小學學區房價并不穩定。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的學區房》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除了學區房以外,一年幾萬的早教班、幾萬的雙語幼兒園都在成為家長們教育孩子上越來越多的負擔。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上層人口比例為5.62%,中產層為19.12%,下層為75.25%。在這差不多20%的中產階層中,有73%的人處于和下層接近的過渡、邊緣狀態。換句話說超過七成中產人士仍有滑落下層的。
即便如此,家長們面對下一代的教育永遠是不遺余力的。但是根據數據顯示,擁有全省最高學區房價格的南京,在于省內其余12個兄弟城市PK時,高考成績卻并不占優勢。名校學區房,真的能配得上它的天價么?
這場關于孩子起跑線的競爭,已經演變成了父母的修羅場。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輸掉這場戰役,讓自己的孩子遠遠落在別人后面。
他們博傻理論——人們之所以完全不管某個東西的真實價值,而愿意花高價購買,是因為他們預期會有一個更大的傻蛋,他會花更高的價格從他們手中把它買走。
烏克蘭有個叫馬卡連柯的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
與其拼命地去爭取教育資源,不如自己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因為,好的父母,要比好的學校重要太多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