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前十大學排名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中華人民國教育部直屬,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總部、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和世界戲劇院校聯盟秘書處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
中國傳媒大學,學校位于城東古運河畔,校園占地面積46.3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9.98萬平方米;學校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海底撈大學”和“信息領域最高學府”。
上海戲劇學院(Shanghai Theatre Academy)是中國培養戲劇藝術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與中央戲劇學院一南一北,是中國戲劇藝術的最高學府。學院始創于1945年12月1日,前身是著名教育家顧毓琇與著名戲劇家李健吾、顧仲彝、黃佐臨等創立的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著名戲劇家熊佛西先生為首任院長,他也是在任時間最長的校長。校園內立有熊老的半身銅像,“佛西樓”和圖書館的“佛西書屋”以紀念他為中國藝術教育事業做出的杰出貢獻。校址幾經更迭,最終定址于上海靜安區華山630號至今。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南京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九校聯盟、世界大盟、環太平洋大盟、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高校。截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學有鼓樓、浦口、仙林三個校區,28個直屬院系,各類學生總計31304人。全校設本科專業8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0個,博士后流動站3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13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4個。
中國戲曲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始建于1950年,是文化部與市共建的一所培養戲曲藝術高級專門人才的院校,是中國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截至2014年3月,中國戲曲學院總占地面積5.4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學校設有10個教學單位,有14個本科專業和25個專業方向,有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學校有在校學生254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48人,研究生268人,第六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50人,繼續教育學生177人。
山西大學位于山西省省會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國家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重點建設的14所院校之一。伴隨著的時代脈搏,山西大學用新的發展譜寫了絢麗的華章,以驕人的業績書寫了學府的輝煌,成為位列全國百強大學的佼佼者,中國地方高校的排頭兵,山西高等教育的領頭雁,綜合實力為列全國60位左右,山西高校首位,在山西高等教育中具有引領、示范地位。
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中國最著名的名牌大學之一,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武漢大學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1946年,學校已形成文、法、理、工、農、醫6大學院并駕齊驅的辦學格局。新中國成立后,武漢大學受到黨和的高度重視。培育了“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學。武漢大學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地,26棟武漢大學早期建筑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單位。學校坐擁珞珈山,環繞東湖水,占地面積5166畝,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合璧式的式建筑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筑的佳作與典范”,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學校園”之一,武大櫻花約在每年三月下旬開始。截至2014年4月,武漢大學在校本科生32441人,碩士研究生13918人,博士研究生7477人,其中包括港澳臺僑學生1037人,另有外國留學生1477人。
西南大學始建于1906年,是2005年7月經中國教育部批準,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中國211工程建設學校,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大學,是國家布局在部的高水平綜合型大學。學校位于北碚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云山麓,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已有百年辦學歷史,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
山東師范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其前身山東師范學院成立于1950年10月,系建國后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81年更名為山東師范大學。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齊全、辦學層次較高、辦學條件較好的綜合性高等師范院校,成為屬高校的排頭兵,進入全國師范院校的先進行列。
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縮寫BFA)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是市主管、國家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電影學校,1956年最終改制為電影學院。建校60余年來,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2016年1月22日,電影學院通過微信號宣布,2016年表演學院藝考報名人數為7631人,招生名額為45人,錄取比例為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