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長城文學網一蓮精選散文《種在光陰里的深情》欣賞
寒冷將我在溫室,手腳不能任性地在四野張揚,我的腦海并不是每天都那么的風平浪靜。種在記憶深處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獨居時都會來到我的面前,想起,念起,一股暖流就會在心中緩緩流過。
丁立梅說:這,總會有一些人記得你,就像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凡來塵往,莫不如此。我一直在想:別人記得不記得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記住了那么多的人,而且他們的香氣一直住在我的身邊,他們的溫暖一直著我內心的寒冷,這些不曾遠離過我的左右,只是我不善于表達我的感情而已。
這么多年,有些人總會讓你銘心刻骨,有些人總會影響你的人生。回想昔日讀書時,那些課堂上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的老師們便是我的偶像,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是老師們把我引進了一個的世界,并且在那個時候種下了許多美好,以至于后半生跟著夢想,跟著太陽,馬不停蹄,一前行,每天與努力相伴。
因為天生的平凡,工作也很一般,Money只夠養家糊口,想要表達我的那份心意,總怕老師想不起渺小的我,或者再次相遇是否能像當年一樣的而不敢多言呢?所以我只是把這些老師傳給我的溫暖放在身上,用它又去溫暖身邊的人。有人說:有些事,還沒來得及做。有些人,還沒來得及愛。我們總以為可以等等,再等等,一轉身,卻物也非。每每讀到這句話,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內疚感和負罪感,老師們不再年輕,時常有病,我是通過別人嘴里知道的,可我沒有勇氣去看望過一次。
本周周末,幾個同學聚在一起,談起了當年的老師們,我也順便提起了我的愿望,他立馬搞定。他為氣,況且久居縣城,人脈很廣,人緣不錯,想要找誰,他都可以做到。也許是人到中年,忽然明白:有些感情,如果還有機會,就該表達,人生經不起等待。不管怎樣,對于多年不常聯系的同學又多了一份感激,他為我這個蝸居在一隅的小角色提供了一次的機會。
丁立梅說:我們抬頭看天,天空仿佛還是當年的樣子,碧藍碧藍的,陽光一瀉千里。但到底不同了,我們眉梢間,已爬上了歲月的皺紋。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不說我們的皺紋,二三十年不見的老師,歲月又是如何摧毀著他們的容顏,再次見到老師時,感覺距離在一霎那的光陰里縮短了。雖然隔了二三十個春秋,但我們彼此種下的師生情并沒有在歲月長河的沖洗中褪色,坐在他們的身邊,總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溫暖和在心底里開花。
先看看我們的陶老師,他是我們初中兩年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也許,愛上文字,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的吧。我們的陶老師,文采極好,語文課講得繪聲繪色,妙趣橫生,特別是那些古詩詞,總能把我引進一個如詩如畫的境地,從那個時候,我就愛上了古詩,不但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總能創造出美的意境。但由于后來升學上的壓力,工作中的惰性,差點了初中階段萌發的那株幼苗。想當時,陶老師畢業時間不長,年輕英俊,上節語文課是我最大的享受,但遇到有班會課的這一天,我總是提心吊膽。雖然我一直遵循著好學生的規則,但生怕自己有個什么意外的不規行為,我的坐位坐位就在第一排,老師發火離我最近,總怕燒到自己,好在沒有被陶老師懲罰或過的記憶。
但有一件事想起來還有點影響,那是剛吃中午飯的時候,由于我家距離學校有七八里地,通常只是帶點饃和水,晚上才能回得去。我去老師辦公室問點事,其實對于鄉鎮中學的老師來說,家和辦公室合而為一。我剛走進去,老師的飯才上桌,我慌忙又退出,老師看見了我,叫我進去吃飯,當然,無論香味如何誘人,我絕對是不會去的。老師這一句話,我突然明白:尊重別人是不論大小,不論的,瞬間也長大了不少。陶老師不僅語文課教得好,而且還喜歡閑了拉上二胡,吼那么幾句秦腔。這是我記憶中老師的形象,如今外孫女已經滿地跑了,他說話還是那么幽默風趣,性格開朗,也許,影響學生就在老師這些無言的行為習慣中。
我的姚老師是我們初中的化學老師,當他接上我們的化學課時,從別人口中得知他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人。本身天生膽兒小,加上別人給予的恐懼,剛開始一上化學課,由于坐得端正,手腳不敢亂動,咋坐著坐著就睡著了,一連三節課,都被老師罰站了起來。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笑,人家那么優秀的老師給我上課,我怎么就給睡著了。慢慢地,才發現,姚老師并沒有其他同學嘴里說得那么,只是他習慣了嚴肅而已。總記得,他那時周末回家,需要翻山越嶺,沒辦法騎自行車,只能步行著來回上班,好遠的程哪!這是我們他的一個原因。他當時化學課教得不錯,而且成績很突出,教育局多次來我們班攝像,在那個想照張相都不太容易的年代,攝像真算得上是個奢侈的行為。為了攝這個像,我們提前演習幾次,穿上補丁最少的衣服,攝像的內容是實驗中如何制造氫氣,又如何檢驗生成物是氫氣,直到現在,這個實驗的畫面還刻在我的腦子里。
王老師是我高中二三年級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英語口語特別流利,剛接觸到王老師上的英語課,我很認真地再聽,還是有好多句子跟不上趟,后來,適應了也就習慣了,由最初的自己學習到后來的帶著興趣去學,英語成績一直都很穩定,處于班上前幾名的狀態。記憶里的王老師好像不會發火,也許是我長大了,偶爾還和老師交流幾句,對我們一直很好,即使開班會,我也覺得一切正常,這就是年齡的緣故吧。不過一次偶然的意外,讓我們對王老師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那一次,我和一個女同學過街道,碰上了很感人的一幕,街上一個較為的人騎車撞了,不僅不道歉,還把的表情掛在臉上,王老師一把抓過那人的衣領,問他是在干啥呢?那人剛開始似乎還想表現他的,但一看到王老師的自然條件,就灰溜溜地騎車跑掉了。也許,這是一件再也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卻種在了我們的記憶深處,就為這件事,我們女生私下都在羨慕好福氣,找了這樣一個能自己的好男人。當然,我們以后找對象時,先不管條件如何,不求地位高低,只要在遇到困難時,能為自己撐起一方晴空便是最低的要求。
三位老師坐在身旁,往事一幕幕在眼前上演,不去論資排輩,也不去計較在座的各位高低,我這個小角色還是習慣靠近老師的溫度,還是喜歡老師身上散發出的熟悉的味道。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回憶與銘記,更多的是添了一些親人般慈愛的關懷。心中曾經過千萬遍的語言,當坐在老師的身邊時,卻不知也不會怎樣去表達,僅僅只是些發自內心的問候與,唯愿老師們快樂開心,身體健康。
作者簡介:一蓮:原名于曉霞,甘肅平涼人,喜歡散文,古韻。行走在文字的邊緣,把深情種進文字里,用筆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字里行間喜歡涂上陽光的味道。不做逐浪客,愿為幽水一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