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米露風險好大的新潮醫療─《尖端醫療的 你安全嗎
《尖端醫療的:你安全嗎?》(The Bleeding Edge)是近期看過最震撼的紀錄片,在Neflix 找得到,目前是爛西紅柿的滿分。期待明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會是由《尖端醫療的》獲得,因為這是任何一位在乎健康的人,都應該被震撼一下的影片(又是個沒鬼的恐怖片)。以前,關于健康,我只注意到有用藥文化與藥物問題(可以參考同樣是在Netflix 的《請服藥》(Take Your Pills),也是相當值得一看的影片),沒想到,還有另一種同樣也是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同樣也是在醫院(或說在看醫生時)常見的問題—醫療器材與裝置(medical device,包括各類置入性的醫療裝置)。由影片看來,原來在美國的藥品與醫療裝置,雖然都是由FDA 管轄(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但是核準條件不一樣,顯然醫療裝置與醫療設備的實驗與核準,不僅較不嚴謹,還有不少漏洞與弊端。故事始于幾位女性,大家都是希望有更方便與美好的兩性生活,于是決定要在輸卵管里放置由拜耳公司生產的Essure 避孕器(Essure 但愿沒有人使用)。剛開始,她們都帶著很高的期待,因為這套簡單的避孕裝置,還有醫護人員親身安裝與親自接受試驗,試驗成功之后,還擔任代言人,照常理判斷,Essure 肯定效果奇佳還外加安全無虞。怎知,悲慘的故事就是由此開始。《尖端醫療的》討論三種體內植入的醫療裝置—Essure 避孕器、手術紗網(surgical mesh)、和鈷鉻合金人工髖關節(chrome-cobalt artificial hips)—以及一項手術機器人(Da Vinci機器手術手臂,典型的「尖端」醫療裝置)。影片中,這些21 世紀的最新植入式醫療器材,除了使用于一般大眾之外,也有的親身安裝與醫生的親身經驗(更換人工髖關節)。也就是因為這些專業人士的親身經歷,才能凸顯「FDA、藥廠、和醫護人員」之間,已經失衡的三角關系。就是因為已經失衡而失去監督,才會在這四十多年來(自1976年),逐漸衍生出「藥廠竟然隱瞞醫療裝置的致命,還地騙過醫護人員」的現實。影片看到最后,相當令人感傷心痛、不勝唏噓,尤其是眼睜睜看著藥廠明知產品有問題,卻還貿然上市,大銷,即使東窗事發,還鴨子嘴硬地不承認也不下架。畢竟即使病患回報問題或是提出訴訟,賠償或罰金也只是獲利的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相對于藥商強硬傲慢的態度,那些因為置入性醫療產生副作用而導致婚姻失調、家庭破裂、人生頓挫的者,自此身心的長途抗戰,更象是一場毫不值得又沒有意義的與悲劇。
先來看看,為何會使用Bleeding Edge 這樣的題名。常看Marvel 或DC 的朋友,一看到Bleeding Edge 一詞,頭腦里馬上閃過的可能會是鋼鐵人(Iron Man)的「血邊裝甲」,不過,一點也不是,與鋼鐵人無關。Bleeding Edge 指的是bleeding edge technology,意思是有些創新科技因為太新太前衛,若是沒有足夠的實驗、試驗、與時間,在人類對于這項新科技的影響力與副作用仍舊毫悉的狀況下,反而可能產生更高的風險與。
一談到創新與科技,一般人馬上都會有劃時代與超越的想象與期待。然而,并非「創新科技」就等于「進步與超越」,有時候這些假設不過只是「幻象」,而非現實,不僅「超越」根本不會實現,更慘的是,還有可能是悲劇的開始。如此,最新科技根本不是尖端(leading edge),而是血流滿地的禍事開端(bleeding edge)。
故事開始,幾位女性有著美好的期待,因為拜耳公司的Essure 避孕器。廣告中的Essure,夢幻到好似就是所有女性的救星,因為安全、有效,僅僅只需小小兩根細細螺旋狀的裝置,擺在兩條輸卵管,就此一勞永逸無憂無慮。廣告甚至強調,這是種比結扎還簡單無痛的小手術。
然而,不幸的是,Essure 會造成悶痛、大量出血、和輸卵管的與,嚴重還會造成Essure 位移、掉入子宮。悲慘的是,如果不想留著Essure 在體內,而想要手術移除,Essure 還不會輕易放過女性,而會在移除手術時,破碎四散、殘留體內,繼續造成、發炎、、疼痛、出血。
許多裝置Essure 的女性,深受其害卻求助無門。悲慘者開刀數十次不說,還因為始終疼痛而生活大亂、無法工作,不只失去愛人親人,還有無法啟齒的難再有性。有些女性選擇干脆割掉整套輸卵管與子宮,但不幸的是,如此也無法痊愈。
除此之外,有些原本想透過Essure 達到避孕的目的婦女,最后反而期待落空,因為Essure 的避孕效果并非廣告所言的極高。如此,反而造成雙重,第一,在沒有心理準備的狀況下,意外懷孕;第二,因為有Essure 避孕器在體內,懷孕婦女與嬰孩因此在極高的。最不可思議的案例就是,有嬰孩在子宮被避孕器刺傷而早產早夭。
這些的女性,原本只是希望能夠以更輕松方便又簡單美好的方式,維持兩性生活,最后卻落得悲慘的破碎人生,完全始料未及,而且這些并非少數個案,而是有數萬女性因此(光是在美國,就超過三萬人)。只是拜耳相當狡猾,不只繼續販售,毫不在乎受罰與賠償,更別說要他們下架Essure。
除了Essure 會有大量難以預料的副作用之外,鈷鉻合金的人工髖關節,也是風險極高的植入性醫療器材。《尖端醫療的》接著采訪一位喜好運動的醫師,他曾親身經歷在人工關節更換之后的失落人生。
因為大量運動使得髖關節受損的醫生,期待持續運動,也希望有更美好的未來人生。于是手術換掉磨損的關節,只是沒料到,在更換髖關節一年之后,身體開始出現各類意想不到的身心變化,除了身體逐漸虛弱之外,還同時衰退,甚至達到幾近瘋狂的暴走行為。
還好,這位醫生有追根究柢的動力,不只一邊研究自身病例,也開始挖掘使用相同鈷鉻合金人工髖關節病患的病歷,終于漸漸得到結論—原來,鈷鉻髖關節會造成金屬中毒,間接使人疼痛與失智,重者還會有心臟問題。
當影片來到醫師決定拆掉人工關節,又再度手術時,過程相當怵目驚心。不曉得那些大意核準上市的FDA 官員與吃香喝辣的藥廠老板,在得知這些病例之后,心中有沒有些許的與遺憾。當他們輕松開會談笑生風時,有沒有考慮到,那些被他們說成是前衛科技且理所當然的「安全無虞」,都是透過別人的血肉之軀在代價。
接著,故事來到女性的子宮或膀胱下垂問題。針對下垂,嬌生推出一種人工網膜,并且廣告推銷這種網膜能夠迅速解決下垂問題。結果,想象不到的是,原本充滿希望的「解決問題」,其實是造成更煩:大量腹痛、沾黏、和出血。
悲慘的是,就算,不想要這片小小網膜,也無法開刀一次就能完全摘除,病患必須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反覆手術,在體內各處找尋碎片。甚且,還有一個非常的病例:留在體內的殘留網膜,割傷先生的。
這些裝入小小一張網膜的女性,原本只是想要有點失落的(下垂)人生,卻因此既有的婚姻與家庭,人生急轉直下,宛若跌入,根本難以與防范。
另一個令人意外會有問題的先進醫療器材,是達文西機器人公司的機器人手術手臂。幾位以機器人手臂切除子宮的女性,都意外發生傷口沒有完全閉合,而造成內臟外露的結果。這種副作用,是手術醫師從未遇過,也會頓時慌張的意外。
下面這個以機器手臂細縫葡萄皮的影片,就是Da Vinci 公司的機器手臂,我以前曾經在網上看過好幾次,每看一次,就對于最新科技贊嘆不已,甚至不禁在內心呼喊:連醫生的工作,都快要被機器人搶走了嗎?醫學院那么難考,不可能吧。
結果,當影片中出現這個縫葡萄片段時,真是嚇我一跳,直直不敢相信,就是這些機器手臂,在進入醫院之后,因為FDA、廠商、院方、還有醫生彼此之間,過分傲慢且輕忽的態度,使得醫師訓練不足、設想不夠,最后導致病患。
事實上,《尖端醫療的》并非要刻意彰顯「反對先進醫療」,導演Kirby Dick (影片是由Kirby Dick 和Amy Ziering 制作)應該是希望,能以這些已經出現的現實問題,提醒觀眾「尖端科技」有潛在的風險,手術前必須謹慎地貨比三家。
這些最新醫療科技,不見得會帶來劃時代的改變(leading edge),反而可能會因為缺乏可靠的共識與足夠的試驗,而帶來bleeding edge。例如《尖端醫療》中有醫師就提到,若是要能上手Da Vinci 的機器手臂,少說必須有兩、三百次的手術經驗才行。然而現實是,每個醫師只有不到十個小時的訓練,就能上場手術了。
1. 首先,導演揭露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信賴與依賴的醫療系統,其實是有管理與執行的潛在弊端,只要FDA(管理者)、廠商(藥廠、醫療器材公司)、與醫院(醫師)之間,有任何一方因為、夸大、、松散、不知情、或者大意,就會直接將「」在病患的生命。醫療風險涉及的不只是的問題,若是半生不死,那可是一輩子的—帶著四個女兒每下愈況的拉丁美洲裔媽媽,最是讓人不舍到幾乎要流淚。
2. 導演Dick 在紀錄片的故事描述,結構非常細致完整。剛開始,原以為這四項醫療器材,都是各自的醫療事件,結果,看到影片3/4 之后才發現,原來這四個故事環環相扣,彼此相連,甚至還有患者深受其中兩種器材之害。
3. 導演Dick 不只指出現象、解釋原因、描述情況、甚至還將解決問題的過程,細膩呈現。幾位Essure 女性者所組成的自救會,即使歷經許多,還是不斷努力,透過臉書、推廣、親自到游說,才總算讓拜耳有點讓步,愿意在歐洲下架(但是在美國,還是不愿下架)。直到《尖端醫療線 年的問世,才讓拜耳一邊在紀錄片導演的之時,一邊在噓聲中下架Essure。
透過制作一部影片,來改變一個不斷發生的悲劇與現實,這樣的紀錄片制作者(Dick 和Ziering),真是偉大。他們也是與自救會的女英雄們一樣,是社會的與者,無畏地帶著風險,正面迎擊、、與財力雄厚的藥廠。
《尖端醫療》真是一部關心自身與家人的每個人,都該花點時間被震撼一下的紀錄片。它幫助我們看清現實,也幫助我們在面對醫療時,有點方針準則(在電影最后的五分鐘,導演有提出方法,幫助我們在面對醫師開刀與植入醫療器材時,如何減少悲劇發生)。
在這部紀錄片中所記載的醫療悲劇,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女性身上,因為女性身體的「生育裝置」,不只有歡愉功能,更是孕育生命的主要工具。每孕育生命一次,就有機械故障的可能,于是上醫院看醫生的機率就更大,因此,女性面對醫療風險的機率,也就比男性還要高。身為女性與母親,怎能不更仔細注意這些醫療問題呢。
最后,我想為這位拉丁裔的母親,獻上最深的,她真是位受盡的勇敢媽媽。
Essure 避孕器帶給她數不盡的副作用與:她不只與先生分開,失去住處,還帶著一身病痛與四個女兒,輾轉搬家,四處打工。她最的期待,只不過是身體無痛地與女兒生活在一起,然而,僅僅只是與家人同居的小小愿望,最后還是地被現實。她的心要多勇敢多堅強,才承受得起如此強烈的身心呢?這樣的女性,才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