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寫到7萬字賣百萬身價阿里文學輕裝入場顧問團造IP
原標題:網文寫到7萬字賣百萬身價,阿里文學輕裝入場,顧問團造IP 輕裝上陣的阿里文學要用一套“IP孵
輕裝上陣的阿里文學要用一套“IP孵化”的模式開局,最終做成網絡文學的基礎設施。
這是網文作家漠兮從未意料過的。最近,她正在創作一部小說《夜留余白》,寫到12萬字的時候,就已經以數百萬的版權費出售。
宇乾第一次看到這部小說時,故事剛進行到7萬字,、好強的策展人黎夜光與“小土狗”人設的壁畫修復師余白的故事吸引了他。那段時間,每每見到制片人、編劇,他就掏出這顆新挖掘的寶物,“策展人、壁畫修復師,這個職業很新鮮,故事很有趣。”
2017年8月11日,在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阿里大文娛CFO、阿里文學CEO宇乾首次宣布,阿里文學處在內容端的重要戰略地位,要打造網文IP為核心的全鏈衍生模式。
網文自誕生至今,轟轟烈烈20年,江湖雖小,卻成了兵家必爭之地,阿里的入局湊齊了BAT征戰其中的最后一片拼圖。巨頭們將如何重新審視IP這盤生意?一個可見的轉變是:比起大海撈針式的遴選,產業鏈上的從業者開始更早進入,從寫作初期就給予幫助,有的放矢地孵化IP。
改編自天下歸元的小說《扶搖皇后》的電視劇《扶搖》,投資高達8億元,楊冪、阮經天的沒有奏效,反而再次引來摳圖、演技不佳的口碑觸底。
過去兩年的資本熱潮正在迅速消耗頭部IP。《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顯示,前十大IP,包括《盜墓筆記》《瑯琊榜》《后宮·甄嬛傳》《擇天記》及《花千骨》等,已被搶購一空。
一方面,好IP難尋;另一方面,作家的作品版權被平臺買斷,平臺成了直接收益方。而作者失去了對版權的控制權甚至話語權。
IP改編還可能面臨政策緊縮的致命打擊。一些曾經大火的網劇,包括《太子妃升職記》《心理罪》《余罪》《河神》《鎮魂》等,都因種種原因下架。
玄幻、穿越等題材在政策制約下已經失去了題材紅利。宇乾看到產業升級的必要,“過度虛幻、玄幻對現實不利,會導致喪文化、宅文化的盛行。所以,產業升級,意味著在我們的網絡文學中,要加骨架和導向。”
作為阿里文學的掌舵手,宇乾對旗下IP提出3條標準:正能量、好的世界觀、喜聞樂見。他認為,沒有這些東西,光是以字數取勝,或一味追求爽,那么,網絡文學依然帶著1.0時代的包袱,沒有內核,依舊虛胖。
首要標準就是正能量。一方面,網文中大量的穿越、玄幻題材都是為了爽而爽,而過度虛幻對現實不利,會導致喪、宅文化的盛行;另一方面,網絡文學的讀者年齡偏低,正處在三觀建構期,也易受影響。
宇乾認為,文字有傳承的功能、教育的義務、的導向。2017年,中國作協、推選了24部優秀作品,入場不久的阿里文學旗下兩本書和4個作者位列其中。
“船掉頭。我們船很小,很結實。”宇乾說,他很認同唐家三少說的一句話“你寫出的文章敢不敢給自己小孩子看?如果你不敢給小孩看,就不要寫”。這正契合了阿里文學的價值觀,人和企業同樣需要。
空有導向不夠,還需。網絡文學激蕩20年,取得了長足進步,作者和讀者數量實現了全面爆發,也留下了一些舊時代的包袱,其中之一,就是是網文作者收入來源單一、形式單一:按照千字計費,導致注水現象嚴重,一篇動輒幾百萬字是常態,上千萬字的網文比比皆是。
“千萬字的篇幅中,涉及核心的內容很少,這是虛胖,不健康。”宇乾說,正因如此,他敢于在《夜留余白》才寫到7萬字時,就拍板買下,并鼓勵作者不要有篇幅壓力,力求精悍。
這在按千字付費的網文1.0時代是不可想象的。《夜留余白》光影視版權給作者帶來的收入,就已經是文字部分收入的十幾倍,這種模式上的轉變可以讓作者專心打磨作品。
產業必須升級。當正能量、好的世界觀、喜聞樂見的導向確立,剩下的關鍵就是踏實搭好骨架。
網文行業進入下一個20年,在何方?從業者清楚看到:付費市場規模的增速在逐年遞減,網文用戶增長已經到了瓶頸階段。有數據顯示,2017-2020年,網絡文學付費閱讀市場規模分別為64/86/111/137億元,增速將從39.9%逐年遞減到22.9%。
業內的是,依賴傳統的付費閱讀并不長遠,在網文付費用戶到達瓶頸的當下,版權運營才是突破之,為作者甩掉付費閱讀、注水寫作的包袱是當務之急。
網文江湖中的“新人”阿里文學,矢志要建設文學市場的基礎設施,打造行業的“水電煤”,服務整個文學市場。
具體而言,向上服務作者、出版社、購買IP的機構,甚至包括上下游的伙伴,向下服務讀者。
翻看這幾年的網文作家富豪榜,仔細算算就會發現:頭部網文作家人均創作1200萬字。這意味著即使每天寫作10000字,也需要連干三年半。“每天10000字什么概念?不是做我們這行的人仔細想想,你們上學的時候寫一篇一千字的作文,有多費勁?”網文作者“跳舞”曾在知乎這樣指出。
這樣的更新壓力之下,有的作者一邊在產房外陪產,一邊寫作;有的在新婚當天五點就起床,先寫完一章再去接新娘。
宇乾清楚地看到他們的痛點。“網絡文學不能光是文字,必須打通與影、游、視、漫畫、衍生品、舞臺劇等其他形式的聯通。”在他看來,新時代的網文平臺可以給作者拓寬原本單一的盈利出口,“你不用為了掙一千萬寫1000萬字,現在可能你寫20萬字也能掙一千萬。”
與此同時,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隔閡也亟待打破。很多網絡文學作家文筆很好,但沒有傳統作家的影響力;一些傳統作家功底深厚,但苦于沒有渠道。“這個界限應該打開,傳統作家也可以網上寫文,我們幫他推廣。”宇乾說。
面向讀者則應按需劃分服務產品線,多管齊下。近日發布的《2017年度數字閱讀》顯示,去年,中國數字閱讀規模達到152億元,同比增長26.7%。6月11日,阿里文學發布電子閱讀產品“天貓讀書”App,以方便用戶在淘寶、天貓購買紙質書的同時,購買其電子版。阿里文學旗下已有的一款App“書旗小說”,目前裝機量已過億。
“天貓讀書”的背后,是阿里文學進軍嚴肅文學的野心。宇乾解釋,書旗小說、天貓讀書定位不同,承接兩種類型的讀者與作者。前者偏向網絡文學、通俗文學,更注重娛樂;后者偏向嚴肅文學,追求知識的獲取和情感的承接。
這正是阿里文學打造基礎的一環——服務好讀者。“讓閱讀更簡單、更高效、更快樂,只有這樣,更多人才會來讀書,選擇閱讀的方式消費內容。”一方面提升讀者閱讀體驗,另一方面讓他們可以輕松、快速分享,從而將數據反饋給作者、出版社,讓行業良性循環。
“天貓讀書”背靠天貓圖書,有著天然的流量優勢。據了解,2017年,天貓圖書達到350億碼洋(圖書定價與印刷數的乘積)的市場規模,超過1億用戶通過天貓購買圖書。
阿里文學將目光放到了更遠的增量市場。在宇乾看來,從天貓圖書到天貓讀書,這就是增量市場,“現在這批讀者是讀嚴肅文學的,天貓讀書將他們引到線上,成為電子閱讀用戶,未來也可能成為網絡文學的用戶。”
在他看來,網絡文學市場必須升級,如果不升級,將始終徘徊于文娛市場的邊緣,只是很小的類目,也許能做強大,但不會偉大。為此,打造“水電煤”這樣的基礎設施,是征途的第一步,也是基業長青的基礎。
“我們不是為了吆喝,而是當作事業來做,不是投資。投資的話,賺錢就跑了;事業來講,會考慮八年、十年后怎么樣。”宇乾說,想要成就這番事業,就要讓產業鏈上的各環得到體系支撐,進入良性循環。
7月30日,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首場IP演的阿里文學專場上,網文作家驃騎作品《零點》、森林鹿作品《唐宮奇案之血玉韘》都已經在影視化的上。
阿里文學簽約作者驃騎擅長軍事題材的寫作,當他剛有將科幻融入軍事創作的想法時,阿里大文娛IP內容合作中心總經理王平、《打狗棍》《鐵梨花》制片人馬千策就加入了前期商談。如今,《零點》剛進行一半,其影視版已經確定由金牌制片人馬千策親自操刀,驃騎本人進行劇本改編,新銳導演趙錦燾執導。這是阿里文學推出IP影視顧問團后的首部作品。
這是網文作者、影視制作者、平臺的三方合力。宇乾強調,“作者簽約我們,不光是簽約阿里文學,而是簽約整個阿里巴巴大文娛的生態體系。”他口中的生態,既是加速IP孵化的后盾,也是阿里文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為了輔助作者將IP充分開發,阿里文學成立了IP影視顧問團。簽約的重要作者在寫新書之前,阿里文學會安排他跟業內知名的制片人、制作團隊交流溝通。其中有些是阿里大文娛生態里的一一份子,也是業界知名的制片人、導演。
“這意味著他們寫書的時候會有影視化的思考,會得到很多。”宇乾告訴《財經天下》周刊,作者和大文娛生態的影視從業者也可能一拍即合,作品尚未完成,IP就提前鎖定了,寫完就拍。
對大量的腰部以下作者,阿里文學也有針對性的孵化方式。一個由阿里影業、優酷、阿里游戲多方構成的團隊每天都在一起碰撞,分析哪些書適合衍生,一旦覺得有苗子,就馬上介入。這種提前進入、不懈發掘的功課極大地提升了IP衍生的效率與成功率。在宇乾看來,這是生態間的深入溝通、合作,是單體公司無法比擬的。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做基礎設施,它讓我們捕捉到天才作者的概率更高。”宇乾說,建好體系能提供很多數據和人的反哺,從而一面腰部作者的產出率,一面提高“大神”誕生的概率。
為了做好優質IP的捕手,阿里文學搭建的生態圈不止體系內。“大部分的IP衍生不局限在阿里大文娛生態圈里,IP也不一定全都賣給優酷。”宇乾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目前,阿里文學的IP購買方一半來自體系內,一半來自體系外。但是,體系外的公司也基本上和優酷、阿里影業、阿里游戲都有合作,“因為生態是一環套一環的。”
阿里文學、優酷、阿里影業曾聯合發起HAO計劃,共同升級服務、模式、IP范圍及發行渠道。在最新公布的HAO計劃合作名單中,傳統制作公司華誼兄弟、慈文,網絡電影制作公司新片場、奇樹有魚、淘夢、映美等各方合作伙伴均位列其中。
2017年,《白夜追兇》從小眾題材變身年度爆款,豆瓣評分9.0,最終被奈飛收購,得以輸出海外。在這背后,是整個文娛生態聯動的功勞。劇集上線兩周后,“千萬別去淘寶搜白夜追兇”的消息迅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自發的大范圍。優酷與手機淘寶合作的互動視頻在一周內就吸引了超過3000萬人參與。隨后,蝦米音樂、阿里文學又同步推出了原聲音樂和同名小說,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
今年初,在首屆阿里文學行業生態峰會上,阿里文學宣布簽下酒徒、何常在、墨熊、風行烈、安思源等作家,并推出IP星河匯。輕裝上陣的阿里文學要用一套“IP孵化”的模式開局,最終做成網絡文學的基礎設施。
目前,阿里文學剛成立三年,在發力原創IP衍生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有過百部IP在衍生上,電影、電視、漫畫、游戲,各種類型不一而足。宇乾認為這就是階段性,“我們為什么比別人要快一些?因為我們從雞還是雞蛋的時候就在想怎么弄,而不是真正長成母雞了、長成公雞了才開始賣。”
在宇乾看來,用生態打法聯動文娛上下游,這是行業特性使然,大家會殊途同歸。阿里文學將以更精準、更輕巧的姿態,甩開包袱,駛入孵化IP的網文2.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