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90后”大學生自辦文學書(圖)
因為共同懷有的文學夢,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五名在校大學生走到了一起,從5月開始創意,到征稿改稿、聯系出版商,一百多天的努力換來一本60頁的書《濃》。因被這份青春夢想打動,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決定幫他們免費印制出版發售這本書。
《獨唱團》、《最小說》、《大方》……由一些青年作家主編的書近來受到青年讀者關注。19日,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五名大學生告訴記者,他們自編了一本完全由大學生、大學生編輯的文學書《濃》。
“一開始沒有想太多,只是想完成一個夢想,留給自己作為給未來的禮物。”主編之一的陳晴來自山大威海分校201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其他四個主創分別來自新聞專業和平面設計專業。
“其實最開始我們是6個人,還沒征完稿就有一個人退出了。”書發起人成瑞瑞說,由于這個完全源自大學生“自發”行為帶來的不確定性,讓5個“90后”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
5個“90后”通過頭腦風暴,甚至是對周邊同學作問卷調查,最終確定了《濃》這一刊名,并在人人網、微博,還有各大高校的貼吧中發出“英雄帖”。
今年8月初,山師大西班牙語專業的女生迷癡(筆名)說,“它是大學生自己辦的,很親切,征稿和讀者也以大學生為主”,被這兩點所吸引,從初二就開始寫小說的她投了稿,最終被選用。
晉江文學網簽約作者、山大學生陸安黎(筆名)的動力來源于這本書很,“像第一期確定的主題是,風格題材不限,給大家發揮的空間。”
2個月的時間,5個學生共征集了包括英國利物浦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學生的上百篇文稿,總計幾十萬字。經過反復審稿修改,選定了15篇文章入書。著名詩人、山大威海分校新聞學院副教授劉北野應邀為書作序。
采訪中,承擔美編工作的山大威海分校平面設計專業大二學生尤海洋告訴記者,光是封面設計就前后修改了20多次。
經過多方打聽,成瑞瑞試著聯系了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等高校出版社。“一開始說出版一本書大概需要2.5萬元,我們就想嘗試拉廣告。”成瑞瑞說,當把成型的書發給出版社后,他們答應“免費出版發售”。
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綜合事業部主任閆長亮告訴記者,打動出版社的除了這群年輕人對夢想的,還有這種來自大學生群體自編自創“原汁原味”的文學作品的稀缺可貴。閆長亮說,他們打算從11月起在網上和全國各大高校書店發售,首批發售3000冊。“如果反響好,還將推出書的后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