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篇文章、100萬字……今年最后一次推送我們帶你走進騰云2018
原標題:258篇文章、100萬字……今年最后一次推送,我們帶你走進騰云2018
2018年即將過去,“騰云”陪伴廣大粉絲又走過了一年時光。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 “騰云”公號圍繞“人、未來、互聯網”,在原有內容基礎上,陸續推出了新文創、二次元、銀發族、不插電的陪伴、兒童網絡素養、科技+體育、智慧城市、智慧零售、騰云峰會等十余個專題,共計258篇文章,進一步豐富了我們的內容“產品線”。
同時,繼去年在故宮之后,今年11月,我們又在郎園Vintage舉辦了2018騰云峰會。這次峰會的主題為“探尋我們時代的文化”,不僅邀請到了來自敦煌研究院的專家與大家分享有關傳統文化傳承與的精彩觀點;還特邀知名學者、主持人、藝術家、文化創意從業者、95后和網絡銀發族代表來到現場共同探討新文創、二次元、95后與銀發族等前沿話題,讓粉絲和讀者們對“騰云”公號中探討了一整年的系列內容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和更深入的理解,堪稱一場“文化、科技、藝術和前沿線年,“騰云”公號的內容豐富多彩。時值歲末,是時候進行一番梳理和總結了。或許,身為“騰云”粉絲或讀者的你也很想知道,這一年中我們究竟探討了些什么?該用哪些關鍵詞來形容?同時,“騰云”作為一個面向網絡世界、科技世界、未界,又關切我們人類自身發展的號,其畫像究竟怎樣?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采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分詞技術,對2018年全年騰云公號發布的文章,共計100多萬字,進行了抓取、分詞、清洗和語義分析。現在,讓我們回顧過往的一年,看看這個小小的公號究竟是如何在“人、未來、互聯網”中來回“穿梭”的。
“騰云”公號關注的話題涉及人工智能、互聯網科技、大數據、智慧城市、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青少年上網、中老年人的網絡世界、體育與科技的融合、法律與科技等眾多前沿話題。有粉絲和讀者會問,在眾多的話題中,什么才是“騰云”最顯著的標簽呢,抑或什么才是這個公號的自畫像呢?這個問題其實不好應答,我們就來看看分析結果吧。
首先,在分析數據時,我們去除了量詞、介詞、連詞,如“是”“一”“都”“不”等;糾正了一些錯誤的分詞,獲得了數萬個有意義的詞匯。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騰云公號呈現給我們60個最關鍵的詞語,位列Top10的是:游戲、文化、孩子、技術、信息、用戶、互聯網、數據、生活、內容。
這樣10個最高頻的詞匯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其實恰好可以對應“騰云”公號主要關切的三個主題——人、未來、互聯網。對于這樣的結果,我們感到欣慰,同時亦覺得欣喜。因為,大數據告訴我們,這一年來,我們努力的方向始終沒有偏離軌道;同時,若觀察我們提取的全部60個關鍵詞匯,分析結果也印證了文章開頭所說,在原有內容基礎上,“騰云”公號的內容在2018年也豐富了許多。
作為騰訊旗下的號,自然會更多地關注騰訊自身的業務。游戲是騰訊的重要業務之一,而作為一家“文化+科技”互聯網公司,騰訊自然也會更加關注文化內容,而兩者結合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就是《王者榮耀》,這款游戲也的確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玩家中了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在“騰云”公號中,這兩個詞匯出現頻次較高其實不難理解。隨后,排名3-10位的高頻詞匯是
: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在信息時代和新一輪技術中得到更好地傳承與?我們的下一代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中如何成長?我們的未界和生活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又將何方……在排名11-60位的詞匯中,我們還看到了人類、藝術、AI、教育、敦煌、隱私、算法、城市、創意、IP這些詞語。喜愛“騰云”的朋友對這些詞語一定不會陌生,騰云圍繞這一個個“小主題”,通過一篇篇原創和轉載文章,為廣大讀者呈現了一個面向未來的,卻也是由人類組成的科技和互聯網世界。
2018年4月22日,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在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提出,“新文創”是在騰訊“泛娛樂”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當時,
:把文化內容產業從過去單純的娛樂感官刺激、追求“娛樂至上”的單一導向,轉向升級為文化內容產品,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也要兼具人文關懷,更具文化內蘊,更有正能量,更符合主流價值觀。由此可見,“新文創”是一種更加系統的發展思維,通過更廣泛的主體連接,推動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互相賦能,從而實現更高效的數字文化生產與IP構建。
那么,現在我們就對照數據分析,來看看在“新文創”這個主題中,“騰云”說了什么?
在騰云公號“新文創”專題數十篇文章,接近10萬字的內容中:文化、創意、產業、新文創、數字、游戲、技術、IP、娛樂、互聯網,這10個詞語是新文創專題的Top10。特別是“文化”這個詞匯更是以953次的出現頻率,高居新文創專題熱詞榜的首位,比位居第二名的詞匯
當然,在討論“游戲”這個話題的時候,“騰云”公號更多地是將其和傳統文化、科技與藝術、體育競技等角度予以闡釋,讓讀者們了解到在“游戲”背后往往蘊藏著深刻文化、科技與競技內涵。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涉及“數字”和“技術”這兩個關鍵詞,在新文創專題下,我們發布《
》《肖懷德:當新文創遇上新科技,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童艷清:技術可以“相愛而生”,文化不應“娛樂至死”》《:跨越新文創時代的“專業鴻溝”,構建“數字文化生態圈》等一系列和評論文章,讓粉絲和讀者從專業視角認識新文創、理解新文創,更進一步了解目前“騰云”甚至騰訊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通過上述努力,我們為千萬學生與家長普及了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的相關知識,在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在2018年新文創專題熱詞Top60中,很多此前的“老面孔”依然常見——敦煌、故宮、傳統文化、連接、融合、平臺、用戶……它們體現了騰訊一直都在實踐的事情:作為平臺和連接者,將傳統文化用一種更親近、更輕松的方式呈現在廣大用戶面前,特別是廣大年輕人面前。
因此,我們開始關注他們這個群體的所思、所為。2018年,“騰云”公號推出了“二次元系列”專題。
面對陌生的話題,我們該如何拉近與這群“二次元”讀者的距離?語言表達上更加輕松活潑、版式設計上更加豐富多彩、內容選取上更加具有貼近性、思考角度上更加具有同理心……這些是我們策劃這個專題的一些切入點,我們不斷地進行的破壁和,并嘗試主動擁抱這場有關“后人類娛樂互聯網”的討論。
從最后的結果看,“二次元系列”專題是成功的,這個專題內的文章下方的留言總是會比其他專題文章多一些。產生這樣的效果我們也是欣慰的,因為我們的嘗試收到了回報。
進入“二次元”世界后,“騰云”說了什么?最關鍵的詞匯是哪些呢?數據告訴我們:文化、游戲、網絡、科幻、粉絲、內容、文學、科技、傳統、媒介、用戶、生活、偶像、全民、流行、電影、技術、小說、玩家、視頻是排名前20的詞匯。在排名前60的詞匯中,漫威、音樂、虛擬、空間、青年、工業、部落、體系、單元等詞匯也屢見不鮮。
這些詞匯有其他專題文章中常見的詞語,如文化、游戲、內容、科技、用戶……也有其他專題文章中不常見的詞語,如虛擬、工業、部落、粉絲、偶像、流行……這樣的結果或許表明“二次元”的世界的確與眾不同。但同時,關于文化、科技與未來的探討,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所關切的問題又有共性。或許,就像現在的95后和00后們的特點——他們既特立獨行,卻也一直秉承著更為現實主義的世界觀。
無論如何,開設“二次元系列”專題,僅僅是一種嘗試和一個開始。用《騰云》第64期一篇文章的標題來表達我們“進入”二次元的感受就是:我們相信,“00后的未來,‘二次元’將徹底主流化”。
因為篇幅的,今天的總結先告一段落,但長久的思考與探索不會終結。新的一年,“騰云”將繼續不斷地嘗試新領域,生產更多、更好的新內容,以饗讀者和粉絲。同時,
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想對“騰云”說?同時你有什么想對和你同樣關注“騰云”的粉絲和讀者說?歡迎在下方留言,你的聲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非常重要~~
- 標簽:258文學網兩性文章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