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菲茨杰拉德 活動預告
是F.S.菲茨杰拉德最后18篇存世的、從未出版過的短篇故事,由安妮·瑪格麗特·編。
整整一個時代,讀者與編輯對他的期待都是標準的羅曼司。他想要“開掘一口新井,重尋一條水脈”,而不幸的是,只有很少數人欣賞他做的這番努力。這些故事所展現的,不是“一名憂傷的年輕人”虛添年歲、囿于自己剛剛創造的黃金時代,而是證明了他如何走在現代文學前沿,無論現代文學的發展有多錯綜復雜且富于實驗性。
1月12日,我們將邀請邱華棟、鄧安慶 張向榮三位嘉賓,從F.S.菲茨杰拉德的生平及作品入手,了解一個陌生的“對自己徹底誠實”的菲茨杰拉德,并探討遺作與現在年輕人狀態的相關性。
摩登時代,英語為Modern Times,譯過來可以是“現代”,也就是我們的時代。卓別林的同名電影《摩登時代》,放大了在動蕩中不可的現實條件下物的處境,時刻提醒我們去關注底層難以為繼的和“上流人士”驕奢淫逸的對比,以及在中人性所折射的堅強良的。
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菲茨杰拉德盡其所能描繪了時代的虛浮和華麗,時代的A面是光鮮的,恍如一夢,蓋茨比在其中以一種足夠世故的天真,成為全人類最后、最美好的夢想。而在《我愿為你而死》中,菲茨杰拉德進入人生最后十年,沉郁幽暗,籍籍無名,他的面向是時代的B面,大蕭條時期貧困、丑陋、淺薄的紐約城,潦倒的劇作家,病院,物婚姻內的悲歡等。
菲茨杰拉德之所以位于最經典的作家之列,之所以了不起,根本點在于他對時代雙面的把握,對時代情緒的精準把脈。由于這只的“蝴蝶”善于與讀者共情,所以直到今天,他的文字仍然能深深打動我們。
小說家,詩人。祖籍河南,生于新疆,16歲開始發表小說,18歲被武漢大學中文系破格錄取,后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研究員。曾任《中華工商時報》文化版主編、《青年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副主編,出版、發表有各類文學作品800多萬字,單行本近百種,獲得各種文學三十多次。目前供職于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
作家,1984 年生,湖北武穴人。曾游蕩于多個城市之間,從事過廣告策劃、內刊編輯、企業培訓、木材加工、圖書編輯等不同職業,現居。已出版《紙上王國》《柔軟的距離》《山中的糖果》《我認識了一個索馬里海盜》《望花》《天邊一星子》等多部著作。
豆瓣上的danyboy,綽號大白,文學博士,“騰訊 大家”專欄作者,學者,書評人,主要作品見于“新京報 書評周刊”、“澎湃 上海書評”及部分紙媒,現居,熱愛所有種類的貓和大部分種類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