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共科目:文學常識積累之京劇四行當
在軍隊文職考試中,軍隊文職公共科目是考試的一項必考內容,甘肅中公教育為考生們匯總了軍隊文職人員備考資料相關的復習內容,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助力考生備考軍隊文職考試。
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把舞臺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凈、丑四種類型,在京劇中叫“行當”。不同行當的演唱方法、表演技術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富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演出時要戴掛在耳朵上的假胡須,京劇行話叫“髯口”。老生演唱用真聲,唱腔上最為豐富。因性格與身份的不同,可分為安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將)、衰派老生(如扮演窮困潦倒之人)等。代表:《伍子胥》中的伍子胥。
青少年男子角色,特點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比較清秀、英俊。表演上最大的特點是唱和念都是聲互相結合。小生分為翎子生(帶雉翎的大將、王侯)、紗帽生(官生)、扇子生(書生)、窮生(窮酸文人)等。代表:《白蛇傳》中的許仙。
擅長武藝的角色。分成長靠武生、短打武生兩類。長靠武生著厚底靴,不但武功好,還要有大將風度;短打武生穿短衣褲,身手矯健敏捷,打起來漂亮。還有一種不說話的,專門翻跟頭或以跌撲為主的叫翻撲武生。代表:《長坂坡》中的。
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長衫而得名。端莊、嚴肅、正派,大多數是賢妻良母,或舊社會的貞節烈女之類的人物,年齡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表演上動作幅度較小,行動較穩重。代表:《竇娥冤》中的竇娥。
活潑開朗、敏捷伶俐的青年女性。表演上注重和念白,服裝上多穿裙衣裳,即便是穿長衣裳也繡著色彩鮮艷的花樣。代表:《紅娘》中的紅娘。
精通武藝的女性角色,分成兩類。一類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般不騎馬,重在武功、說白,有一種特殊的技巧一打出手。一類是長靠武旦,穿大靠,頂盔貫甲,她們一般騎馬,拿著一把尺寸比較小的刀,所以又叫刀馬旦。代表:《打焦贊》的楊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