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家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
記者10月14日從國家網信辦獲悉,又有33家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
這其中,既包括六間房、花椒直播等24家網絡直播平臺,也包括搜狐視頻、百度視頻等9家網絡視頻平臺。加上此前上線“青少年模式”的20家網絡視頻平臺,國內目前已有53家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網絡防沉迷工作也已基本覆蓋國內主要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
據《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69億,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達93.7%。因此,未成年人觸網現象不容忽視。
記者了解到,最近一批上線“青少年模式”的網絡平臺更加注重功能限制和專屬內容建設。今年8月,國家網信辦對此前上線“青少年模式”的20家網絡視頻平臺的防沉迷效果進行了評估,指導相關平臺調整優化功能設置,全量清理青少年專屬內容池。在總結推廣前期經驗基礎上,這53家上線“青少年模式”的網絡平臺實現了統一運行模式、統一功能標準,在該模式下關閉站內搜索、彈幕評論、內容分享、私信聊天、拍攝發布、充值打賞等功能,僅推薦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內容,確保“青少年模式”下的內容池更健康有益。
對于此前出現過多次的未成年人花大錢打賞主播案例,國際關系學院法律系主任畢雁英告訴記者,我國《民法總則》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若數額明顯超出了該年齡群體一般的消費水平,如進行了高額甚至是巨額的打賞,就可直接認定為與其智力不相符。若認定未成年人在充值、打賞時不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那么未成年人有權根據《合同法》第58條請求平臺和主播返還已經支付的款項。
YY直播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在“青少年模式”中,選擇了一批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內容,且無法進行充值、購買和彈幕互動等操作,亮點、關注、發現等功能也無法使用。此外,平臺還為未成年人觀看直播提供“家長模式”,該模式下無法使用消費相關服務,如送禮、充值、提現、兌換、貸款等相關操作。
搜狐視頻相關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平臺上的“青少年模式”9月初正式上線,在此之前也一直在算法和分發機制上有防沉迷處理。網信辦推出這項措施后,搜狐視頻積極響應并做了相應的改進。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預防和干預青少年沉迷網絡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網信辦積極推進網絡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旨在引導互聯網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同時也需要學校、家庭承擔起相應責任,教育引導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網絡,推動全社會形成共同參與青少年網絡保護的良好氛圍。(記者 殷呈悅)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