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政府工作報告:剩余332個老舊小區全部完成整治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2020年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進出口總值增長5.5%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左右。
重點做好九個方面工作
1
發展四種類型經濟
大力發展城市經濟。以“八區一縣”為重點,培優壯大總部、金融、樓宇、數字、會展、夜經濟、現代商貿物流、科技服務與文化創意等城市經濟業態。
大力發展區域經濟。依托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及有關平臺資源,重點發展臨空產業、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和國際物流等產業。
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園區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25年,營業收入超500億元的園區達到12個以上。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著力發展都市農業、林下經濟等生態產業。
2
繪高質量發展藍圖
優化市區結構布局,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
高水平編制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加快發展5G通信、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軟件服務、區塊鏈等產業。圍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數字技術與政務服務、社會管理、教育醫療、民生保障、信用體系深度融合,提升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務數字化水平,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
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底線,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普查和“回頭看”,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脫貧成效普查。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聚焦空氣質量“退倒十”總目標,嚴格落實各項精細化舉措,確保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強化散煤治理和燃煤鍋爐整治,實現禁燃區燃煤清零。完成4家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9月底石鋼搬遷項目建成投產、市區主廠區停產。打好碧水保衛戰,認真落實河長制要求,完善河流應急報警監測機制。
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深入開展金融領域風險整治,重拳打擊校園貸、套路貸等涉眾型經濟犯罪。
4
推動經濟穩中有進
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積極推動企業上市。放寬金融業外資準入,鼓勵內外資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條件下,開展人民幣和外匯貸款、衍生品等跨境金融業務,開發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相適應的離岸金融產品。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招商引資攻堅行動,開展重大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科技招商、特色園區招商,重點引進一批生產制造終端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力爭簽約項目達到800項以上。
5
提高經濟競爭力
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支持在關鍵技術、核心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做大做強,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家,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堅持人才強市戰略,繼續實施“名校英才入石計劃”。
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管理,提升服務能力和運營水平,新增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家。
6
深化“放管服”改革
充分發揮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政策優勢,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打造一批特色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加大對外招商力度,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年內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以上。
持續推行“市長直通車”制度和“政策服務包”,切實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推動市縣兩級行政審批跨層級“一件事”辦理,探索實行企業開辦“即來即辦”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民營備案類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65個工作日以內。
7
增強綜合承載能力
加快推進棉五生活區整體改造,全部完成剩余332個老舊小區整治任務,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1.2萬套,新改建30家便民市場,改造提升主城區5條老舊供水管網,加快推進城市退水排澇、雨污分流基礎設施建設;建成10萬平方米公園、游園,確保滹沱河生態修復二期工程8月底完工。
加快推進地鐵2號線、3號線年度建設工程,確保2號線一期6月開通;推進中華大街北延、勝利大街南段改造等工程,打通倉豐路等10條城區道路。推進石雄城際鐵路前期工作,加快津石、石衡等高速公路建設。
加快取消主干路占道停車位,堅決治理亂停車、亂收費,年底建成停車位14.8萬個。垃圾處理無害化,深入開展垃圾強制分類,8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部投用。
8
全面促進鄉村振興
新建高標準農田24萬畝,糧食總產穩定在400萬噸以上,瓜菜、水果總產穩定在500萬噸、150萬噸。打造奶業強市,實施優質奶源基地建設、乳制品加工領軍企業培育、乳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創建“四大工程”。
實施村莊清潔、亮化等專項行動,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完成廁所改造提升20萬座。加快“空心村”治理,年底前完成18個空置率50%以上村莊的治理。
9
省20項民心工程
繼續深入實施省20項民心工程,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加大力度穩定就業總量,統籌做好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去產能職工、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大就業幫扶和技能培訓力度,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以上。加大養老機構建設力度,培育星級養老機構15家,全年新增養老床位4200張。
加快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新建普惠性幼兒園30所。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3月底市第一醫院(趙卜口院區)正式啟用,6月1日市兒童醫院建成使用。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