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攀枝花:借試驗區東風 從鋼鐵重鎮升級為釩鈦之都
發展定位
建設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川西南、滇西北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開放門戶
奮斗目標
到 2022 年,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全國一流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川西南、滇西北區域服務業發展高地到 2025 年,建成世界知名、全國最大的釩鈦原料生產基地到 2030 年,完成千億級康養項目群打造,建成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
本版撰稿本報記者 王代強本版攝影 王東本報制圖 朱濉
發展解碼
3月7日,2019年鈦礦產業高峰論壇在攀枝花舉行;5月29日,全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攀枝花舉行;8月8日,2019年中國釩業論壇在攀枝花舉行……釩鈦業這些高層次活動,足以證明攀枝花已成為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中心”。
這個“中心”,有“戰略力量”在支撐。
2013年,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設立,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資源開發綜合利用為主的試驗區。6年先行先試,6年創新改革,攀枝花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蹄疾步穩,逐步由鋼鐵重鎮轉向中國釩鈦之都。
借試驗區東風轉型發展 高新技術年產值5年增400多億元
8月20日上午,記者探訪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4樓的金屬鈦實驗室,記者看到一個四四方方的玻璃柜,一面有4只酷似手臂的黑色塑料套。“這個叫作真空手套箱,先抽干里面的空氣,放入樣品,再通過手套伸進箱子操作,確保操作環境始終處于真空狀態。”高級工程師苗慶東介紹,實驗室里“重器”很多,最近還準備引進一臺自動分選機。
過去,攀枝花搞三線建設,解決的是礦石能不能用的問題。現在,尤其是試驗區設立以來,攀枝花推動轉型升級發展,解決的是如何提升釩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問題。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則成為重要依托。據攀枝花市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數據,攀枝花已建成國家釩鈦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各類創新創業平臺62家,以及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今年5月,國家釩鈦資源綜合利用標委會在攀枝花成立,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標準空白,F在,攀枝花在加快組建國家釩鈦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科技攻關也從過去的“單打獨斗”逐漸走向開放合作,正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四川大學等知名院校聯合開展釩鈦應用技術攻關。
2014年至2019年,攀枝花組織實施了四批試驗區重大科技攻關全球招標項目31個,成功開發出真空連續鍍鈦膜等10余項釩鈦新產品。高爐渣提鈦技術、宇航級釩鋁合金生產技術、攀西鈦資源的氯化法鈦白生產等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工業化示范階段。
據統計,攀枝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由2013年的121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35億元,釩鈦產業由原材料加工逐步向高精尖方向發展。2018年,攀枝花創新指數居全省第2位。
分享試驗區紅利 向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進發
在鹽邊縣安寧工業園區,四川堅耐公司庫房,上千只釩鈦制動鼓已經打包,將陸續發往湖北、山東等地。這是一家因分享試驗區紅利而成長起來的企業。
“今年5月,我們的產品首次出口澳大利亞。”公司總經理于本林說,與普通鋼材制動鼓相比,釩鈦制動鼓耐磨性、韌性更強,安全性更好,重量更輕。由于原料主要來自本地,降低了成本,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該公司的客戶包括奔馳等10多個知名汽車品牌。
試驗區設立以來,釩鈦資源創新開發步伐不斷加快,產業鏈不斷延伸。2018年,全市新增規模以上釩鈦企業10戶,總數達到40戶,產品包括制動鼓、人工智能關節等。
攀枝花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付建平介紹,攀枝花建立了釩鈦產業項目庫和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定期開展項目進競拉練活動。同時,注重重點企業培育,圍繞攀鋼等龍頭企業,做強釩鈦產業鏈上下游和左右端,健全產業生態群。
2018年,攀枝花攀鋼高爐渣提鈦產業化示范工程等35個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竣工投產,釩鈦產業產值突破375億元、增長76%。今年,將推進龍蟒佰利聯50萬噸鈦精礦升級轉化氯化鈦渣創新工程等35個億元以上重大產業化項目,力爭5年內釩鈦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
“目標不止于此!备督ㄆ秸f,針對全市各縣(區)、園區不同的資源特點和產業基礎,攀枝花謀劃差異化發展,將高起點建設釩鈦新城、攀西科技城、東區釩鈦新材料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西區康復輔料器具產業園、米易新能源儲能材料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等一批特色釩鈦產業集群,向著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進發。
行走在“資源型”試驗區 滿眼是藍天白云和綠水青山
8月20日,金沙江大道東段一處江邊攔起圍墻施工。約1個月前,設計年均發電量15.69億度的銀江水電站工程在這里開工。
“銀江水電站建成后,將為試驗區建設提供更大動能!备督ㄆ秸f,已確定在攀枝花等地開展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試點,通過創新機制實現“降低電價和鼓勵多用”,推動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攀枝花推進改革,先行先試。改革財稅制度,減輕企業負擔。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對釩鈦磁鐵礦增值稅實行從價計征,在全省率先實施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組建了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40億元的攀枝花釩鈦資源開發投資基金,投資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及深加工項目。
改革資源要素,優化市場配置。將米易縣白馬鐵礦等3家企業用地納入臨時用地試點。擴大直購電試點工業企業范圍,全市共130戶企業享受直購電,企業平均用電價格下降15%以上。
“要發展,更要綠水青山。”付建平說,近年來,攀枝花在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以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和污染減排為重點,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實施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森林撫育等一批生態環保工程,加快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已累計復墾工礦廢棄地5282畝,增加農用地3830畝。
如今,行走在這個“資源型”試驗區里,滿眼都是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據統計,攀枝花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近3年來保持在97%以上。至2018年,攀枝花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已提高到96%,地表水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大事讀檔
新中國成立后攀枝花的十件大事
幾度易名1965年3月22日,攀枝花特區人民委員會成立;4月22日,攀枝花特區改名為渡口市。1987年1月23日,渡口市更名為攀枝花市。攀鋼投用與成昆鐵路通車1970年7月1日,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煉出第一爐鐵水。7月2日,成昆鐵路全線建成通車,打開攀枝花南北通道。
攀鋼改革1980年10月30日,攀鋼實行上繳利潤總額包干承包責任制,開我國大型國有企業經營承包責任制之先河。
二灘水電站開建1991年9月14日,我國第一個主體工程面向國際招標的水電項目,世界銀行貸款金額最大的單個項目二灘水電站開工建設。
天然林保護1998年9月1日,攀枝花市在全國率先開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2010年8月1日,科技部批準在攀枝花建設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獲批2013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批準設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攀枝花市全域納入,這是國家批準設立的唯一一個資源綜合利用試驗區。
三線建設博物館開館2015年3月3日,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開館。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掛牌2017年11月17日,國家釩鈦檢測重點實驗室正式掛牌,標志著全國唯一專業從事進出口釩鈦檢測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攀枝花建成。
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
有了專業標準2019年5月29日,全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攀枝花市召開,標志著我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有了專業的標準體系歸口。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