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峨眉山》全球首演 看完全劇,需要6天時間
“我從空中俯瞰人間已經幾千年了,我看見2000年前的背夫,我看見1300年前的李白……”9月6日,知名導演王潮歌創作執導的文化旅游項目《只有峨眉山》全球首演。“震撼”“感動”“深刻”是不少游客觀演后的感受。
在峨眉山腳首揭面紗的“戲劇幻城”《只有峨眉山》,通過“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三個劇場,用實與虛、寫意與留白、表現與間離等方式為游客帶來了一次別樣的旅游演藝體驗。
□李嬌 本報記者 楊藝茂
旅游劇目從舞臺走向生活
“你第一次來峨眉山嗎?你見過峨眉山的云海嗎?”在開放式劇場“云之中”中,一名身穿白衣的女子拉著游客的手邊走邊說,直到走入“云之上”室內劇場入口。在約1.7萬平方米的白色礫石、23座屋頂以及覆蓋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霧森組成的“云之中”劇場,有著不同故事的演員在白云之中頻繁與觀眾邂逅,與游客對話,讓劇目從舞臺走向了生活,讓峨眉山故事與觀眾情感共鳴。
為讓游客真正融入其中,《只有峨眉山》打造了中國最大的實景村落劇場。“云之下”劇場保留了峨眉山川主鎮高河村舊村搬遷遺址中的27個院落、48棟樓房和395個房間,以逼真的場景設計、飽滿的人物塑造以及4355件極具歷史感的老物件描摹出上個世紀80年代的“農村圖鑒”。
該劇的每一個場景都經過長時間精心打磨。“云之上”劇場外部用50萬片小型青瓦和9萬片大型彩色玻璃瓦進行構飾,當夜晚降臨,所有瓦片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彩。
旅游演藝打破劇場時空邊界
有業內人士評價,山水實景演出是旅游演藝界的1.0時代,沉浸式劇場演出是2.0時代的主要特征,《只有峨眉山》則打破傳統劇場邊界,用行進式的對話和體驗,邁入中國旅游演藝的3.0時代。
《只有峨眉山》整個項目占地規模約7.8萬平方米,總建面30500平方米,在這樣宏大的規模下,里面的內容包羅萬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首演當天觀眾只看到約整個項目的六分之一,若想看完全劇,需要6天時間。
作為旅游演藝界的創新之作,《只有峨眉山》打通了“劇場演出”和“實景演出”的邊界,使不同種類的劇場之間互相交融,并開創了行進式的觀賞方式。隨著行進路程的推進,觀眾也隨之進入一個又一個故事。
“我希望演員跟觀眾的界限能夠模糊起來,觀眾也是一個演員,可以自主尋找一些痕跡,尋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這是王潮歌的期待。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