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性愛文化  男歡女愛

這片“志向林”已是滿眼蔥蘢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9-09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陳立群(左一)和學生們一起運動。
  資料照片

  學生給陳立群(左)戴上民族特色帽子。
  資料照片

  高額年薪,無償支教,你會選哪個?因為放不下貴州山區的孩子們,陳立群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無償支教。

  他的頭上,頂著諸多光環——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學軍中學原校長。但在他心中,“給我高額年薪,不如讓我幫助一個個貧困生考上大學。”

  陳立群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3年下來,貴州省臺江縣民族中學從“差校”變“名校”,萬千桃李盡芬芳。

  大山深處 義務支教

  臺江縣與杭州市,相距1400多公里。陳立群怎么也想不到,遙遠的臺江縣會成為自己人生的新起點。

  與臺江結緣,源于一場講座。2016年4月,陳立群受邀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做講座,目睹當地教育困境。兩三千人的村寨,直到2014年才有人考上大學;因為貧困,有的孩子十四五歲便輟學……

  陳立群感同身受。自己出生于浙江農村,曾因家境貧寒一度輟學,直到重返校園,考上大學人生才得以改變。2001年,他創辦了浙江省首個專門招收家境貧困、品學兼優學生的宏志班。在近40年的從教生涯中,他始終堅信:對于貧困生來說,難時幫一把,就能改變他們的一生。

  從貴州回來,他夜不能寐。正巧,臺江縣唯一的普通高中——臺江民族中學正處在校長空缺、發展艱難的十字路口。全校3000多名學生中,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就有1300多人。中組部駐臺江扶貧工作組負責人與臺江縣領導來到陳立群家,力邀他出山。

  即將從杭州學軍中學校長任上退休的陳立群,此時面臨更好的選擇。杭州多家民辦學校伸出“橄欖枝”,并許以高額年薪。

  誰也沒想到,陳立群最終決定到臺江縣赴任。“看到眼神里充滿純真和渴望改變命運的苗族孩子,我的腳步再也無法挪開。”

  2016年8月,陳立群奔赴苗鄉。出發前,他告訴九旬高齡的母親:兒去貴州,不為功利,只為心愿。

  既有嚴管 也有厚愛

  又是一年開學季。臺江民族中學校園里,瑯瑯書聲此起彼伏,孩子們臉上的自信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陳立群剛到學校時,“那叫一個亂”。早自習,一個班里10多個學生趴著睡覺;老師上課無精打采,學生聽課心不在焉;食堂里只用一口大鍋燒菜,周圍蒼蠅亂飛……

  看起來文弱的陳立群,干起工作來雷厲風行:要求全校3000多名學生一律住校;改善硬件,全校3個年級分3個食堂用餐;重振學風,嚴明課堂紀律。

  嚴管之下,更有厚愛。“陳校長是真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臺江民族中學老師粟高勝記得,有個學生摔傷了雙腿,家里付不起醫藥費,陳立群拿出1萬多元交給家長。每次到學生家里家訪,陳立群從來不在學生家吃飯,看見條件差的還會留下幾百上千元。

  “親愛的陳爸爸,請允許我們這樣叫您……”這是一封從門縫塞進陳立群辦公室的信,落款是“高二某班全體同學”。時不時的,總有人往陳立群辦公室里送信,陳立群也被學生們稱為“校長爸爸”。

  一名學生在校園公開欄張貼公開信,寫道:“您像天上的星星,我可以循著光亮的方向,一直向前。”

  “陳校長把學校帶得這么好,支教結束了怎么辦?”每次招生、家訪、座談會,都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

  “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骨干教師隊伍,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關鍵。”在陳立群的推動下,臺江民族中學啟動《青年教師培養行動計劃》,針對工作3年以內的年輕教師、工作3到8年的骨干教師和工作8年以上的資深教師,分別設立不同的培養目標。

  每周六下午,臺江民族中學都會開展一項特別的活動——同課異構。同樣一門課,邀請名師講一節,臺江民族中學老師講一節,互相聽課,互相評課。陳立群還推動建立了“走出去”培養制度,3年來,已有8批134名教師到杭州重點中學學習。

  陳校長主動接手了許多“分外之事”。義務授課,擔任方召鎮小學名校長工作室導師;義務作報告、開講座60余場,接受培訓的校長、教師超過1萬人次;把多年來獲得的20多萬元獎金拿出來獎勵優秀教師……

  陳校長的努力,最終反饋在學生學習的成績上。臺江民族中學辦公室副主任李貴說,3年時間,學校招生錄取分數線提高了近200分,很多學生走出大山,被國內知名高校錄取。

  勵志篤行 精神脫貧

  走進臺江民族中學教學樓,兩幅巨大的紅色條幅格外醒目:一生誠做基,不裝不作不混,勵志篤行出大山;萬代勤為本,用力用腦用心,真才實學報家國。

  這是陳立群撰寫的。在大量的走訪調研中,陳立群深刻地感受到,扶貧必須先扶志。

  于是,從陳立群上任伊始,臺江民族中學的師生就多了一個節日——“12·9勵志節”。每年這一天,高三年級以班為單位,在校園里種一棵“志向樹”。樹下,埋有一個瓶子,里面是全班學生的高考志向和人生理想。如今,這片“志向林”已是滿眼蔥蘢。

  2018屆畢業生張二里走進大學,專攻英語專業。她說,臺江縣缺少英語教師,自己畢業后要回到家鄉做一名英語教師。她的這個愿望,就種在“志向林”里。

  “我的心愿就是讓苗族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擺脫貧困。”陳立群號召老師們走進寨子走進學生家中,大力宣傳“考出一個孩子、脫貧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寨子”,啟發群眾重視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與此同時,通過班會、成人儀式、升旗演講、朗誦比賽等手段,陳立群激發師生們養成“高遠的志向、高昂的志氣、高雅的志趣”。

  讓陳立群感到欣慰的是,一位高三學子在《讓精神脫貧》的作文中寫道:“不以貧窮為借口,要以改變貧窮為志向,寒窗十載,背水一戰,來年的花兒也為我綻放。”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09日 05 版)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