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只摳坍神壇 地下性文化是毀掉科比的受兇
11日,久被關注的科比案初步聽證會舉行,但因為案情復雜以及科比的律師梅基使出一記“撒手锏”,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激烈辯論仍然沒能解決問題,鷹縣地區加耐特決定在時間本周四(16日)繼續舉行聽證會,將最終決定科比案是否進入正式庭審階段。
但美國法律專家都認為本案進入庭審其實木已成舟,一代籃球驕子科比將不得不痛苦地站在被告席上,接受的和法律的考量。而且,無論最終的大結局如何,1996年進入NBA后一直以好孩子和陽光少年形象示人的科比,將永遠失去清白的名聲,NBA精心塑造的金童偶像,25歲就進入了黃昏。
我們無心關注科比案的無聊細節,我們深思的是,究竟是怎樣的一塊一塊摳坍神壇,讓科比完成從神到人的?
長期以來,美國主要的職業體育聯盟都流行一種“地下文化”,女孩子與NBA、MLB、NFL、NHL的明星球員發生性關系,簡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因為這四大聯盟廣被聚焦,其中的明星球員既有名又有錢,是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這讓那些緊跟時尚的“追星一族”少女大為,會心甘情愿地投懷送抱。
英文中的“groupie”(骨肉皮)原來是指流行樂隊的歌迷,后來特指那些想與流行樂隊發生性關系的少女,在美國職業體育如火如荼地發展成為主流的社會文化后,很多“骨肉皮”的目光都瞄向了同樣有很大名氣而且身體素質更好的體育明星。慢慢地,NBA球員與“骨肉皮”們成為這個聯盟的“地下文化”,干柴遇烈火,一發不可。
再大的腕,都很難逃脫這種文化的。NBA歷史上的巨星球員,可能在其他事情上都很清白,但要讓他把一只手放在圣經上,另一只手抬起來宣誓說他從來沒有搞過妻子以外的女人,那很少有人敢這么做,套用國內前兩年的一個段子,說如果把那些亂搞男女關系的NBA球員,那一個接一個地拉出來斃了,可能會一些人,但如果隔一個殺一個,肯定會讓不少人漏網。
青樓里出不了良家婦女。由于NBA的這個“長期傳統”,一代又一代的NBA球員亂搞男女關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尤其是在客場比賽之后,遠離家人而且剛剛打過強度很高的比賽,他們總想有一個壓力的渠道。于是,當走道里涌過很多少女與這些NBA球星搭訕時,眉來眼去的勾搭之后去宵夜、去娛樂,然后……
寫完上述的文字,我們再不妨想一下科比那一天晚上發生的情景:他離開紐波特海灘的家來到科羅拉多州的Lodge&Spa度假村酒店,遠離了家庭的約束,然后一名美貌的少女迅速與他調情,相談甚歡,于是科比就立馬進入“地下文化”的情境并且陶醉其中,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夜走多了,就會撞到鬼,他以為對方是“骨肉皮”,但其實不是。
有鑒于此,今年NBA的新人培訓班上,專門提出科比的例子,敲山震虎,提醒孩子們不要誤入“地下文化”的。
性格決定命運。科比有現在在NBA的成就和地位,性格使然,今天捅了這么大的簍子,還是性格的原因。
科比的性格總結起來,有這么幾條———高度專注、孤獨、決斷力強。由于父親喬·布萊恩特在科比幼年就到意大利打職業籃球,舉家搬遷了過去,一直在他14歲的時候才回到定居,這樣的成長背景使得科比異常孤獨,常年的歐洲生活使他對美國文化產生了很大的隔膜,和的孩子們根本玩不到一塊兒。
孤獨的科比把全部的時間放在籃球上,并且很快大放異彩,讓他的高中教練格雷哥·道納大為驚嘆。“他有著一般孩子罕有的注意力,他把全部的目標都放在籃球上,這就是他為什么成功的原因。”
及至科比通過選秀進入湖人,一年之后就憑借他的投入和天賦很快大紅大紫,他的成功同樣打上了性格的烙印。我們可以說沒有他的性格就沒有科比的輝煌,但必須承認,科比的性格也惹了許多麻煩。
他進入NBA惹的第一個麻煩就是導致湖人的不團結,差一點讓球隊分崩離析。他在室里總是躲在一個角落,從來不與隊友進行任何交流,到客場比賽總是挑飛機的后排座位,戴上成一統,對于賽后隊友出去活動的邀請從來都是,湖人的集體活動他很少參加。賽場上,早期的科比像埃弗森一樣獨,粘球貪功,極其不注重配合和助攻。科比的多次激怒“大鯊魚”,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也持續了一個多賽季,如果不是“禪師”杰克遜妙手化解,湖人三連冠可能就會被科比的毀得一干二凈。
第二個麻煩當然就是現在被的案,這和、孤獨有關系嗎?當然有關系,如果科比不僅是一位出色的運動員,而且是諳通人情世故的“社會人”,那個晚上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從聽證會上探員溫特斯透露的細節來看,如果者供述是真,科比應該在遭到對方的后停止后面的行為,但他卻非常地掐住對方的脖子,把后者按在椅子上,過程中多次問及對方“你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別人吧”……
如果科比不是有孤獨、極其、獨斷專行的強烈傾向,那么很難想象生活在一個發達文明國度的一位國際級體育巨星能夠做出這樣明顯缺乏法律常識、嚴重的事情。
NBA的“”很多,比如涉嫌持槍案的埃弗森,還有性格的奧尼爾。但比起科比,埃弗森和奧尼爾都特別重感情,他們對親人和朋友都更重情義。科比孤傲乖僻的性格,與他的家庭有很大關系。
以奧尼爾為例,他絕對不可能干出科比那樣的事情。奧尼爾像埃弗森一樣都是貧寒出身,雖然有一度在初中階段學壞,但軍人出身的繼父菲爾·哈里森一頓痛揍讓奧尼爾,哈里森對奧尼爾盡管百般疼愛,盡最大的努力給奧尼爾創造了最好的籃球,但是對于奧尼爾一直都是嚴加,只要奧尼爾稍有出軌行為必遭或者拳頭。
這樣的家教之下,把奧尼爾培養成一位懂事懂理的孩子,而且在易斯安納理工大學打過一場架后,奧尼爾發誓從此要做一個成熟的、有責任的男人。之后,大鯊魚一直踐諾得不錯,所以奧尼爾干不來科比那樣的事情。
但科比卻完全有可能,因為他孤獨,對社會懵懂,看到的都是玫瑰,看不見玫瑰下面的刺。心理學家認為,像科比這樣的不合群性格,再加上巨大的成功,就很容易膨脹為的“國王”,以為自己為所不能,。而科比的這種性格,在很大程度是他的家庭過于溺愛,使他成為一個被慣壞的孩子。
相比起很多NBA球員,科比的家庭生活優越,父親是一名成功的職業球員,讓他衣食無憂,所以科比從來不知道生活的艱辛。這倒沒什么,糟糕的是他的家庭因為科比出眾的籃球才華,一直把他當成家中的“小”,科比發號施令,就相當于家里的“圣旨”。他的母親帕姆會為科比洗衣服,做飯做菜,為他安排好一天的日程,確保科比不會錯過任何比賽。他的兩個姐姐薩利亞和夏亞是科比最的球迷,最熱情的“啦啦隊長”。至于科比的父親喬·布萊恩特,他很早就為兒子完全設計好了職業道,在科比高中畢業后沒有讓他進入大學歷練人生,而是讓他直接進入NBA,科比的商業安排都是喬一手包辦。
可以說,沒有科家的“集體寵幸”就不會有科比的性格,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發生的案子。
對于NBA來說,因為科比案導致狼狽不堪的,不僅有一心想殺回巔峰的湖人,還有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如果科比真的鋃鐺,那證明他掀起的這場“造星運動”以的失敗收場。
當初猛炒科比為喬丹的人,當然是斯特恩的意思,由于喬丹即將退役,使得總裁先生急需樹立一位旗手提升NBA,于是他選中了科比,因為后者有著多重炒作概念———高中生、所在球隊是湖人、湖人又在全美第二大城市、科比進入NBA第二年就入選全明星、拿下讓人興奮刺激的灌籃冠軍,等等。于是,1998年就出現了美國狂炒科比為“新一代飛人”的熱潮,之后一直方興未艾。
科比的球打得確實不錯,手上的3枚冠軍戒指也不是假貨,但從他不足19歲的時候就被瘋狂,也嚴重影響了他的心態,讓他驕狂成性,他在湖人鬧的矛盾、現在吃的官司不能說和這個沒有關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按照聽證會上披露的信息,科比對者進行了5分鐘的,然后讓她好自己,最后,還讓者親吻他的生殖器才肯放行。是不是有一種典型的自大狂和君主心態?
現在,NBA對未來的選秀進行了年齡,其實就“造星運動”來說也要考慮到球員的年齡和承受力,否則一味只能導致一塌糊涂,不可收場,像耐克以科比代言的新產品鞋沒有商家敢下定單,就足夠說明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