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知道郭繼承教授:告訴你怎樣看到孩子的未來
近日網上一則新聞引發熱議高曉松怒批博士學霸:名校跟技校沒什么區別!事情原委究竟如何?原來在電視節目《奇葩說》中,最優秀的在校生之一梁植剛出場就說自己擁有法律(本科)、金融(碩士)、新聞(博士)三項學歷,但現在為畢業以后做什么工作而困惑,希望三位導師支招。沒等梁植繼續解釋清楚他在的受教育經歷,高曉松已經按奈不住,梁植:“一個名校生走到這里來,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國家的,而是問我們你該找什么工作?你覺得你愧不對你十多年的教育?”
雖說高曉松的炮轟讓梁植,可節目中的梁植絕不是個例,現實中如梁植一樣的名校高才生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比比皆是,我們不禁思考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采訪了繼承知道創始人郭繼承教授。
中國近代家曾國藩說過:“立志為人生第一等事。”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也曾有言:“志無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到底什么是立志?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王陽明自幼志在圣賢。封建中期的王安石則“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縱觀古今,凡留名千古,成一番大事者,都很注重“志”,將志向視為成功的第一步。
那么立志對成功有多重要?孟子曰:“夫志,氣之帥也”。意思是說“志”是指揮人行動的統帥。人的志向好比在內心種下一顆種子,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見從種子種下的第一天起,果實就已經確定了。
立志對成功如此重要,該怎樣立志?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和郭繼承教授做進一步交流。
繼承知道首席導師郭繼承教授坦言:“立志,就是這一輩子要干啥。這個志是終身奉行的,一輩子矢志不渝的。人立什么樣的志,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什么樣的局。就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關于怎樣立志,郭繼承教授總結了黃金三句線.只有選擇了自己的強項和優勢,才能脫穎而出,才能出類拔萃。2.要選擇終生感興趣的方向。3.把自己的需要和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
“真正的立志,不是家長塞給孩子的志向,而是孩子內心生發出的力量。沒有志向的孩子終將一事無成。”郭繼承教授繼續補充道。
現實中我們發現很多人,甚至像開篇提到的名牌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不知在何方的比比皆是,這讓很多人懷疑學歷到底有沒有用。寒窗十幾年究竟為了什么。我們在郭繼承教授關于立志的回答中也找到了答案。因為這些人從小的志向就是考上大學,沒有一生矢志不渝的方向,所以上了大學便達到了人生的“終極目標”,前途變得茫然了。北宋著名理學家張載也曾經說過:“志大則才大事業大,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可見人一輩子一定要有矢志不渝的志向。
而生活中有些人志向很小,不求做一個多偉大的人物。繼承知道郭繼承教授指出:“其實做一個平凡的人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就算是一個平凡的人,也要有安身立命的真本事。”
無論志向的大小,人生總要有方向。郭繼承老師提出: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就好比不能發芽的種子,種子再大,也只能成為“焦芽敗種”。
那么如何讓一個沒有志向的孩子立志?郭繼承教授將會在繼承知道平臺推出專門的課程,幫助更多的人找到人生的方向。
、 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標簽:中國文化的未來郭繼承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