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反大媽我你們
導語:“我看那些反文化的人病得不輕,已經到了慌不擇言滿嘴撒村的程度,本來嘛,已經感到要“坐以待斃”的程度了,好像死前捯氣兒一樣,也不知道自己都說了些什么。&
導語:“我看那些反文化的人病得不輕,已經到了慌不擇言滿嘴撒村的程度,本來嘛,已經感到要“坐以待斃”的程度了,好像死前捯氣兒一樣,也不知道自己都說了些什么。”李銀河
廣州正在舉辦一年一度的性文化節,其中也聽到一些噪音:一個反團體在網上呼吁,“要招募大量志愿者去廣州性文化節宣傳反,希望轉播正能量的愛心人士一定去現場支持反!性文化節主辦方展覽的圖片太、、青少年,特別的是竟然計劃11月5日去廣州大學城宣傳,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啦!部分性專家諸如李銀河、彭曉輝之流受國外資金支持,公開大放厥詞,鼓吹同性戀、大學生性解放、無害等言論,我們必須團結起來積極宣傳反的意義,中華民族,特別為了下一代的孩子。”
言論之一:鼓吹同性戀。我的確做過同性戀研究,并且多次向政協提出過同性婚姻法案。反對性傾向歧視是世界潮流,已經在LGBT群體的爭取之下,寫入了聯合國的反歧視共識文獻,與反對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一系列反歧視原則并列。
言論之二:無害。這是現代性學的科學結論。認為有害已被為“言論”,一般流行于18、19世紀。
言論之三:受國外資金支持。在我整個學術生涯中,國外資金支持的唯一一項研究是福特基金會資助的珠江三角洲女工狀況研究。當時社科院是福特基金會的在華接待單位,故資助了一些社科院的研究項目。其他的研究資金全部來自社科院的院級所級項目資助,項目均如期高質量完成,研究專著有數十部,如果認為其中有“大放厥詞”的地方,一一指出,以便答辯。此外,呼吁書以驚悚的口吻講到“受外國資金支持”,好像它本身已經成為,泄露出一種義和團式的顢頇與冥頑不靈。
最令人驚異的是,他們竟然以為自己是“正能量”,他們代表的是最落后保守的負能量,是與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立的負能量。他們的言論雖然極其不得,處于搖搖欲墜“坐以待斃”的境地,我覺得還是不能由著他們“大放厥詞”,所以要出來給他們當頭棒喝:醒醒吧,已經21世紀啦,不是大清朝啦。
我本來根本不想搭理他們,因為這些人層次太低,如果聽到他們,就臟了我的耳朵;如果提到他們,就臟了我的嘴。在國外,也有很激進的反人士,但是他們至少都是名作家、名律師什么的,這樣的人才能對話,才值得對話。而對這些級的人渣,有什么可說的呢?后來看到他們居然演出了潑糞的全武行,引得楊錦麟老先生都出來鳴不平,請他們手下留情,放過我們這些性學家,再不出來說幾句話,倒像是我們怕了他們似的。其實對于這些棺材瓤子,我們何嘗有怕呢?他們的思想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了,我們這些活人怎么會怕這些早已死了幾百年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