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性文化節后期成賣場 春宮圖內衣秀大熱(圖)
春宮圖前,觀眾圍得水泄不通。專家認為,從個人收藏的角度看,春宮圖也算是一種藝術品。
本報訊 “正版特價線元一套,千萬不要錯過!”……昨天下午,為期三天的第四屆性文化節在鬧騰的吆喝甩賣中降下帷幕。
記者發現,這場以“文化節”冠名登場的盛會,在后續幾天的活動中,展館內的商業氣息已成為壓倒“文化”的主旋律,在文化節閉幕的最后一天,整個展館已變身大賣場。
與此同時,今年性文化節中最吸引眼球的“春宮圖”、“內衣秀”,在熱辣亮相后也引起了市民們的質疑,性文化節如何區分低俗與高雅?與文化的界限又在哪里?而文化節的文化內涵在哪里?圍繞上述問題,此次性文化節主辦方負責人、廣東省性學會會長張楓為我們詳細解答。
昨天下午2點,記者來到性文化節展館現場。前幾日在展館外排隊買票的人群已經消失,但仍有不少市民持票陸續進場。
盡管展館部分參展商已經撤展,場內的市民仍摩肩接踵擁擠不堪。一些正在清場的參展商趁著文化節閉幕前最后幾個小時進行現場甩賣,有的掛出手寫廣告,有的甚至拿出大喇叭現場吆喝。
展館現場所賣產品十分——“強力增大延時”、“催春液”、“金剛不泄”、“一粒神”,以及皮鞭、等性虐產品。而商家打出的廣告則更具性,如“正版特價,真人”、“極限,享受”、“72式,最后機會不要錯過”……
不少男士被此吸引,紛紛掏錢購買此類“5元一盒”、“15元一套”的保健品。
記者將上下四層展館仔細走了一遍,發現一至三樓每層上百個展位,清一色全是商家性用品及性保健品的展銷。
而在最勁爆的展館四樓,一半“江山”被熱辣的情趣內衣秀占領,另一側則安排了性文物展、古代春宮圖、預防艾滋病、預防性病等內容。情趣內衣秀所展示的產品主要來自現場展銷廠商,一位廠商告訴記者,“一邊展一邊賣很火爆,昨天都賣斷貨了!”
細算起來不難發現,偌大的性文化節展覽現場,非商業性質的展覽僅僅占到整個展館的1/10,而其它商業性質的展銷、廣告則占到了整個展館的近九成。
展館三樓一位來自河南的壯陽藥物參展商告訴記者,他所租的鋪位加上三天的旅店費用,一共是6000多元,“盡管這個5平方米大小的攤位不算便宜,但是一次很好的廣告宣傳機會”,他說,每小瓶售價5元的藥品,他在三天里簽下了兩萬多元訂單。
而在展館一樓門口的一家參展商,則花高價租下了一個20多平米的攤位,短短三天簽下的訂單超過100萬元。
在當前性用品廣告受到嚴格的情況下,記者發現,不少廠家將性文化節當成了一次絕好的宣傳、推銷機會。
今年性文化節,100幅直接表現場面的春宮圖甫一露面就引發了不小爭議,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太了,不好意思看”;還有網友則直接提出質疑:這到底算還是性教育?是不是現在的街頭小說和到若干年后,也可以搬進博物館當文化來展出?
對于性文化節上展出及銷售的教程,以及春宮圖中出現的三四人場面,有市民認為,這些內容可以理解為性文化,也可以看做是。
由此可見,性文化節在讓觀眾一飽眼福的同時,其文化內涵如何更好地突顯也是一個問題。
對于上述問題,北大教授胡佩誠表示,從個人收藏的角度來說,春宮圖也算得是一種藝術品。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則應另作分析,有的是反映姿勢的,有的也可以說得上比較。個人覺得,如果不去夸大它作為收藏品的作用、不去講究藝術上的意義,只是讓人們來關注性問題,也可以列入性文化的一部分。
廣東省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邱鴻鐘教授則指出,性文化節什么引導什么,是需要明確的一個問題。
他認為,有些內容確實過于感性。“比如展出的春宮圖,兒童出現在畫中,以及出現一些三四個人的場面,這些內容應當甄別一下。”他指出,盡管展出的都是古跡,但作為展覽,則應當挑選甄別一下。
對于網友及市民關于性文化節低俗、的質疑,以及文化節商業氣息過重,文化味受沖擊的問題,此次主辦方之一的廣東省性學會會長張楓進行了解答。
張楓認為,本次性文化節的主旨十分鮮明,“我們明確提出了性文明公約,性情高雅,反對販黃制黃;愛情、反對拈花惹草等等。”而對于展館內商業性內容過多的現象,張楓則認為,防性病、防艾滋病、青少年性教育宣傳以及古代性文化展等非商業內容分量已經很大了。“我們在場外還舉辦了名人售書、專家論壇,性學報告等活動。”
張楓表示,盡管主流是好的,由于參展商家太多,確實有些商家賣了不該賣的東西。“性科普的內容可以,但宣傳性享受、性解放這些與當今社會價值觀念不符、與傳統性背道而馳的內容則是不對的。”
張楓說,個別企業賣了不該賣的東西已經被查處了。同時展館內出現的小偷現象,以及參展商亂派廣告的問題也引起了主辦方的重視,“下一屆我們將采取更嚴格的措施解決上述問題。”(本版采寫:本報記者嚴艷 朱豐俊 實習生陳小暉本版攝影:本報記者盧漢欣)(南方都市報)
第四屆文化節閉幕 專家呼吁把浴室建床邊2006-11-07 07: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