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展示戰略核力量威懾西方
近期,俄羅斯多家媒體對俄戰略核力量建設狀況和發展動態進行密集報道。分析稱,在新冠肺炎疫情拐點尚未到來之際,俄向外界展示本國戰略核力量發展態勢,既反映出俄軍戰備水平未受疫情影響,又凸顯核力量在俄軍建設中的保底地位。
展示發展動態
俄海軍官員表示,即將出海和返航歸建的戰略核潛艇,均需在港口岸邊以錨泊狀態隔離兩周。目前,俄軍所有戰略核潛艇均處于正常戰備水平,并根據海基戰略力量巡航計劃,開展相關訓練。武器裝備方面,俄媒集中報道了新一代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搭載的“圓錘”導彈,這款3級固體燃料潛射彈道導彈,已根據實戰需要發展出4種型號,且彈頭具備末端機動變軌能力。同時,俄媒還向外界展示了“輕舟”“藍天”等4款潛射導彈。
空天軍遠程航空兵派遣戰略轟炸機赴西部方向進行戰略巡航,其中兩架圖-22戰略轟炸機赴挪威海和巴倫支海活動,兩架圖-160戰略轟炸機赴波羅的海巡航。俄方表示,俄戰略轟炸機的正常飛行,遭到北約軍機密集監視跟蹤。俄國防部表示,將常態組織戰略轟炸機在國際中立空域進行戰略巡航。俄軍目前擁有70余架圖-160和圖-95型戰略轟炸機,在穩步推進技術升級基礎上,已完成X-101和X-102新型巡航導彈列裝。該型導彈射程達5000千米,可搭載常規彈頭和核彈頭。
戰略火箭軍部隊擁有俄戰略核武器中近2/3的載具與彈頭,列裝700多部發射裝置和1500多枚核彈頭。目前,該部隊換裝“亞爾斯”戰略導彈系統的兩個導彈團已擔負戰斗值班,位于奧倫堡州的第13導彈師已裝備“先鋒”高超音速導彈系統。近期,該部隊繼續保持高強度訓練,除進行反空襲等各類演練外,還對相關人員進行在線培訓。
繪制發展路線
在披露發展動態的同時,俄軍方人士還向外界展示了戰略核力量的發展潛力。
俄海軍官員表示,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建造數量將由8艘增至10艘,并加快推進“彈艇合一”和多發齊射試驗進程。該級核潛艇單艇最多可搭載16枚“圓錘”導彈,最快可在兩分鐘內發射逾百枚分導多彈頭,戰略突防優勢明顯。俄軍工綜合體還披露“拉涅爾”導彈的部分性能,該導彈可從水下55米處發射,能攜帶9枚至12枚小威力核彈。
俄副防長克里沃魯奇科介紹了空天軍裝備發展情況。兩架升級版圖-160M戰略轟炸機4月底交付遠程航空兵部隊,其余14架將陸續完成升級,正在建造的圖-160M2戰略轟炸機將于2021年進行首飛。6架改進型圖-95MS戰略轟炸機將于今年年底前補充到位,2021年,“深改型”圖-95MS戰略轟炸機將在國際空域進行戰略巡航。最新型伊爾-96加油機本月完成飛行試驗,綜合性能是現役伊爾-78加油機的兩倍,將為戰略轟炸機遂行任務提供穩定補給保障。
俄戰略火箭軍司令卡拉卡耶夫表示,2022年,該兵種現代化武器占比將達92%,2024年達100%。今年將有3個導彈團完成“亞爾斯”導彈換裝工作。“薩爾瑪特”洲際彈道導彈已進入地面試驗階段,首批將裝備第62導彈師,替換“部隊長官”導彈。他還透露,今年俄戰略火箭軍部隊將至少進行6次陸基戰略導彈發射,擬招收3000多名合同制軍人,半數以上人員將負責維護“亞爾斯”導彈系統。
確保指控順暢
外媒評論稱,穩定的發展態勢能夠確保戰略核力量手段長期有效,可靠的指控手段則讓該力量隨時可用。從媒體披露情況看,俄戰略核力量的最高決策指揮權屬于總統,直接指揮權在國家防御指揮中心所屬戰略核力量指揮中心。該中心可通過多種手段與海軍艦隊司令部、空天軍第37戰略集團軍和戰略火箭軍總部進行實時通信。
俄媒稱,核打擊指令可直接傳遞至末端作戰單元,戰略核指令可在10秒內傳至陸基戰略導彈班組、擔負相關任務的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等一線單元。同時,緊急情況下,總統可按下“核手提箱”上的核按鍵,將戰略打擊或反擊決定快速下達至國家防御指揮中心所屬戰略核力量指揮中心,實現“一鍵發射”的作戰指控效果。(劉磊娜)
- 標簽:消費電子世界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