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創新征兵工作提升兵員素質
8月初,河南省許昌市大學生預定兵役前訓練結束。“參訓人員都是預檢合格的大學生,其中大學畢業生占51.9%,今年新兵中大學生可達七成!”許昌軍分區司令員李選才告訴記者。許昌,一個人口和高校資源并不占優勢的普通城市,從哪里找來這么多優質兵?
大數據普查,適齡大學畢業生一個不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魏都許昌,曹操統兵征戰中,在此留下對人才渴望的名篇《短歌行》。進入新時代,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同樣需要一流人才。
“沒想到你也在這里?!”7月13日,許昌職業技術學院預征大學生集訓連,看到高中同學劉書辰,鄢陵縣柏梁鎮大學畢業生胥路偉很是驚訝。因為就在兩個月前,兩人微信聊天談大學畢業規劃時,劉書辰還說準備去上海。原來,沒等劉書辰付諸行動,有一雙“慧眼”盯住了他。“慧眼”就是該市征兵中引用的大數據系統。
許昌智慧城市建設起步早。今年,軍分區與公安戶籍、民政、教育、高校、退役軍人事務局等相關單位建立信息聯通機制,建立征兵數據庫,采集全市98%的適齡青年流動數據、23000多條大學生信息,精準跟蹤、精準發力。劉書辰就是在征兵人員多波次的上門宣傳中,決定報名參軍。
“我們村有4名大學畢業生,3名預檢合格。”“不對,你們村有5名……”7月初,該軍分區動員處參謀張鵬走進建安區老崗楊村檢查征兵工作,當村委主任匯報本村的大學生情況時,沒想到張鵬拿出手機點開該區大學生數據庫的信息。
“去年我大學畢業,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礙于面子我跟村里說我在外地讀研,但躲不過大數據系統……”解釋漏報緣由,適齡青年楊建峰有些不好意思。
截至目前,許昌市大學生網上報名3206人,其中大學畢業生1208人。
出臺惠軍政策,讓奉獻國防者得實惠
退役回鄉即走上鄉扶貧辦工作崗位;剛剛工作即入列“老干事”名單,享受工資檔次晉升一檔待遇;報考公務員,再獲加分優待……襄城縣范湖鄉大學生退役士兵李振朋近來“好事不斷”,讓同學和鄉鄰眼熱不已。而為他帶來這一切特殊待遇的,是他當初的從軍選擇。
2009年,剛剛從商丘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的李振朋,通過直招士官考試參軍入伍。去年7月轉業回鄉后,依照《許昌市退役士兵安置辦法》,他被安排到范湖鄉人民政府扶貧辦公室上班。上班沒多久,領導通知他,按2018年許昌出臺的《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等政策規定,服役經歷視同基層工作經歷,服役時間計算入工齡,李振朋以服役10年的兵齡進入單位“老干事”行列,享受工資檔次晉升一檔待遇。前不久,李振朋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按照2014年許昌市《關于進一步做好征集大學生入伍工作的意見》,筆試成績加了5分,加上面試表現優秀,一下子從參考人員中脫穎而出……
記者從該市征兵辦公室的匯編資料上看到,為鼓勵大學生參軍報國,近年來許昌軍地幾乎每年都會出臺專項紅頭文件。許昌軍分區動員處負責人坦言:“制定并落實好優惠政策,通過國防教育‘無形的手’和利益引導‘有形的手’共同作用,形成從軍光榮、入伍成才、退役有位的良性循環,大學生從軍之路才能越走越順暢!”
“滴灌”式國防教育,種下崇軍尚武種子
“當兵就當英雄連的兵!”八一當天,應征青年、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李肖杰來到許昌軍分區參加“軍營開放日”活動后,在朋友圈中發出這樣的感慨。
當天活動中,李肖杰不僅重溫了許昌籍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維和英雄楊樹朋、李磊的事跡,還意外邂逅楊根思連現任連長李照龍。李照龍剛剛從抗洪一線回來,他向應征青年們講述奮戰淮河流域固始段的經歷,提及轉業士官王綠森、李文杰在聽說部隊行動的消息主動回營申請參加抗洪的事跡后,自豪地表示:“這就是英雄連隊的兵!若有戰,不召也回!”李照龍的話語讓李肖杰深受震撼,從小根植心中的英雄形象更加鮮明立體了。
“上好校園國防課,等于給青年學子種下崇軍尚武的種子。”許昌市教育局領導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市出臺硬性規定,要求學校每月國防教育不少于兩個課時,并開展軍隊英模掛像進校園活動。與此同時,軍地聯合打造開放性城市國防教育課堂,每年八一期間分批次組織全市大中小學生前往楊根思連觀摩軍事課目表演、邀請大學生士兵進高校作報告。常態化的國防教育,在全市營造了關心國防、熱愛國防、獻身國防的氛圍。愛軍、從軍、奉獻國防成為有志青年的選擇。
- 標簽:環球職業在線教育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