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企天儀研究院第14顆衛星發射成功
中新網酒泉8月31日電 (劉曼 郭超凱 陳紅微)8月31日7時41分,由中國民營衛星企業天儀研究院自主研制的瀟湘一號07星,搭載快舟一號甲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據悉,這是天儀研究院的第8次太空任務,至此,該公司已成功將14顆衛星送入太空為客戶提供在軌服務,在衛星發射數量和服務能力上繼續領跑中國民營航天。

瀟湘一號07星是天儀研究院自主研制的一顆科學試驗衛星,衛星設計壽命3年。天儀研究院創始人兼CEO楊峰介紹,該衛星系北航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與天儀研究院進行戰略合作的首發試驗星,是用于空事衛星系統技術驗證的衛星平臺。
同時,瀟湘一號07星也是天儀研究院新一代衛星平臺的第二次飛行驗證任務。天儀研究院新一代衛星平臺自身重量僅2kg,功耗約10w,具有小個頭、大馬力、低成本、批量化、可級聯、超靈活的優勢。平臺主體支持最多16個級聯,可為有效載荷提供上百公斤的承載能力和大于500W供電能力,適用于空事衛星系統以及物聯網相關衛星,也可拓展應用于近地軌道的空間科學、技術試驗、遙感、通信、導航和天文觀測等多種任務。

新平臺采用了以軟件為主導的集中處理架構,實現了高集成度、低電磁輻射和高性價比的研制目標,且由于采用了一體化的設計思路,平臺還可以通過級聯擴容,因此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降低了研發成本,是真正意義上可批量生產的微小衛星平臺。
楊峰表示,瀟湘一號07星是天儀研究院基于自主研發的一個里程碑產品,它的成功發射,標志著天儀研究院在既有的成熟6U立方星系列產品之外,完成了研發更大體量、更高性能衛星的技術準備,更標志著天儀的新型平臺已經進入實用階段。
“未來,天儀衛星能力將由之前的10kg量級拓展到10至200kg量級,在軌壽命3年以上,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商業衛星需求,并具有極高性價比。”楊峰說,尤其是在較大體量科學實驗和新技術試驗、高精度遙感、SAR、物聯網等領域,天儀研究院將助力更多合作伙伴快速組建實用化星座,共同開辟合作新領域。(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