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性愛行為  性虐待

“互聯網+醫療健康”助力中國新醫改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7-0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互聯網+醫療健康”助力中國新醫改

  中新社記者 李亞南

  “我調整它(股骨外旋)的度數,但會不會在這個過程中對髕骨關節造成影響?”

  “不會的,因為這個外翻膝的髕骨關節本來就是錯位的。”

  在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一臺骨科手術正在兩個不同的城市同時進行。與常見的手術室相比,這里的手術室多了高清攝像頭、大屏幕,主刀醫生還佩戴了穿戴式語音通話設備。

資料圖:“互聯網+醫療健康”。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資料圖:“互聯網+醫療健康”。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記者日前探訪獲悉,進行手術的患者股骨發育畸形,主刀醫生正通過網絡與實時在線的北京某知名醫院專家討論調整方案。

  在醫院的另一個房間,值班醫生也面對著一臺大屏幕,屏幕的那邊是銀川市大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位患者在社區醫生的陪同下,正通過在線互聯網門診接受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的診療。

  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信息,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自2018年獲批以來,已構建起從自治區覆蓋到鄉村的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遠程醫療服務平臺上接國家級醫療單位30家,下聯自治區、市、縣、鄉級醫療機構225家,探索出一套相對完整的低成本、可復制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推動下,有效實現優質資源下沉,盡力讓當地民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曾經醫療資源相對落后的寧夏已經站在了中國新醫改的前沿。

  200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發布,標志著中國新一輪醫改正式啟動。十年過去,新醫改盡管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一些地方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診所“門可羅雀”的狀況仍未改變。

  信息技術怎樣助力破解醫療健康資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痛點”?

  2018年,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推動互聯網與醫療、公共衛生、藥品供應保障等深度融合,多措并舉完善支撐體系、加強行業監管,滿足民眾醫療衛生健康需求。

  此外,支持社會辦醫與公辦醫療機構合作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也成為中國官方近年來拓展社會辦醫空間、深化新醫改的重要舉措。

  而其中,互聯網發揮的作用不可或缺。2017年發布的《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提出,發展智慧健康產業,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健康服務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如今,這些政策的成效已逐步顯現。在北京,患者只需關注“京醫通”微信公眾號,就能實現21家市屬醫院的預約掛號;在武漢,武漢市中心醫院聯合阿里健康等共同打造的“未來醫院”于2019年正式亮相。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已有4000余家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測結果查詢、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2018年6月底前,全國全面實施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 (完)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