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否認殺熟背后:漲價怪規則怪航司,網友懟其“只道歉從不改”
文|AI財經社 汪弘量
編| 華記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時隔一年,攜程又因大數據“殺熟”的話題引起爭議。
近日,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接受采訪時,正面回應大數據“殺熟”的質疑:“在價格方面,以前的規則太復雜,給某些客戶造成了假象,讓他們覺得價格有歧視問題等,但現在規則已經更加透明化,更加簡化,使得客戶對產品競爭力、價格更加有信心。”
不過,從網友對此的評論來看,讓“規則”背鍋,恐怕并不能服眾。
有一種甩鍋叫“攜程”
公眾之所以不放心,皆因攜程多次被曝出大數據“殺熟”。
2018年5月,不少網友反映,在攜程上訂酒店老用戶和新用戶”同房不同價”,引發網絡熱議。攜程方面回應稱:經過內部調查,并未發現對使用同一賬號,不同手機預定同酒店、同房型進行差別定價。
攜程還表示,不同手機、不同賬戶有不同的定價,這可能是由于日期、支付方式、是否含早、取消政策、不同供應商等原因所致。而不同的人搜索看到不同價格,則可能因為有的用戶領用或購買了優惠券,另外,有的產品本身相似但并不相同。
2019年3月10日,有網友爆料稱,在攜程購買機票時價格顯示為17548元,由于沒有勾選報銷憑證,所以退回去重新勾選一下憑證,但退回去之后被平臺告知沒有票了,只得重新選票。但當該用戶重新刷新后,票價顯示變成了18987元,貴了近1500元;隨后該用戶到別的平臺查詢后發現,其他平臺票價只需16890元,甚至遠低于第一次購票時的票價。
次日,攜程方面對此發表道歉聲明,稱二次支付顯示無票是“系統Bug所致,絕無大數據殺熟”。攜程還在聲明中表示,經初步統計,該Bug只會影響到票量緊張情況下的少部分用戶,約1300名左右,涉及成交訂單約100個。目前用戶在預定機票過程中,將不會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后續攜程也將從技術層面加入更多的報警監控機制,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2019年3月21日,“五一”四天假期的消息公布后,攜程所顯示的機票價格猛漲,再次引起了消費者的質疑。梁建章對此回應稱,機票價格猛漲實際上與攜程無關,定價是航空公司的行為,攜程并不參與這一過程。
梁建章表示,航空公司根據機票的需求進行定價,如果預測到某個階段機票需求量變大,就會進行漲價,機票價格上漲“不是因搜索量上漲,是銷售量上漲了。”他還提到,用戶在攜程訂機票時,如果很快速地刷新,變價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如果間隔時間長,比如一天或兩天刷新一次,機票緊張的話,價格就會變。
類似的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2018年3月,一名深圳市民通過攜程網站預訂了價值48422元的突尼斯8日二人私人行,后因朋友生病,希望取消訂單。令人驚奇的是,單張價格為6415元的機票,攜程卻要收取每張9262元的退票費。
經該市民投訴后,深圳市消委會向攜程深圳公司發出監督函,并進行了約談。而在回函中,對于“航空公司可退票攜程不能退”“攜程退票費高于機票票價”“攜程機票改退簽費用高于航空公司”三個問題,攜程公司給出了否認三連。攜程還解釋稱,退費標準由航司制定,攜程僅是代為收取。
3月26日,深圳市市監委對攜程公司提出通報批評,并表示將督促其整改。3月30日,攜程CEO孫潔在與深消委的溝通會上公開致歉。
與大V“開戰”的日子
近幾年來,攜程已和大V對壘多次。
2017年十一長假前后,一篇名為《一年100億?揭秘“攜程”坑人“陷阱”》的文章開始廣泛傳播。文章表示,用戶在攜程上預訂機票等產品時常被默認捆綁購買保險、酒店或用車等優惠券,并且由于軟件交互設計隱蔽,用戶很難選擇取消購買。
對于這篇文章,攜程的態度非常強硬:“此文系今年4月發布的舊文,文章內容并不屬實,存在誹謗嫌疑。根據查詢結果,今年4月發布的原文早已刪除。”
10月9日晚,藝人韓雪也在微博上指責攜程捆綁銷售問題,一句“攜程在手,看清楚再走”將攜程推上風口浪尖。10月10日,攜程宣布機票產品緊急整改,推出“普通預訂”窗口,客戶在“普通預訂”中可隨時勾選取消。10月13日,攜程再次發聲明,稱產品將充分尊重用戶的選擇權和知情權,同時機票開通專門的售后服務通道,24小時為消費者提供與增值產品相關的服務。
10月16日,梁建章在朋友圈中表態稱:在開放收取服務費之前,攜程將堅持免費提供便捷的‘無搭售’機票的預訂服務。此舉肯定會對攜程的收入有所影響,但秉承著‘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即使對于零收入產品,哪怕是倒貼服務成本,我們也要竭力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旅行服務。
倒貼是不可能倒貼的。2018年4月,攜程的酒店服務又被爆出“競價排名”干擾用戶選擇的問題。媒體人王志安在微博稱,其團隊通過攜程app預定了一家一晚750元的“豪華酒店”,但入住之后發現酒店服務臟亂差,質疑攜程通過競價排名收取高額提成。
隨后,攜程在其公眾號“攜程黑板報”中表示,已趕往王志安所訂的酒店實地查看,并已將相關問題反饋給酒店方面,酒店負責人稱已經與實際預訂人取得聯系,將全額退還房費719元,實際預訂人表示接受,但仍未提供相關賬戶信息用以支付賠款。
此番回應引來了再度“炮轟”。王志安稱,攜程方面在事發7天后才進行調查是“流于形式”,自己也拒絕了“退還房費”的解決方式。該事件也引發了網民激烈的吐槽,甚至有網友直接點名攜程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梁建章,“梁建章每次都道歉,但是永遠不會改。”
2017年11月下旬,經歷了親子園虐童事件、機票搭售事件的攜程曾召開一場以“重塑文化、找回初心”為主旨的中高層會議。會議上,一名員工直接提問:“攜程是不是對短期利潤過分看重,而忽視了企業文化和長期價值?”梁建章表示,自己沒時間過問價值觀的事情,對此負有責任。
而在2018年5月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梁建章還曾承認機票搭售事件是攜程的錯誤:“以用戶為中心的準則出現了偏差,現在要把它糾正過來。在糾錯的過程當中,收入減少以及業績受影響,這都不是問題,關鍵是能有利于用戶,能有利于攜程長期發展。”
盡管這些年的輿論風波不斷,攜程的收入、業績并未受到太大影響。財報顯示,攜程2019年第三季度總營收為105億元,同比增長12%,高于市場預期的104.8億元;營業利潤為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
據Fastdata報告,2019年上半年,同程藝龍、攜程、去哪兒這“一家人”在OTA平臺月活用戶規模一項上占據前三排名,其中同程藝龍月活用戶規模超過1億;攜程+去哪兒交易額市場占比達到55.7%,估算達到3920億元。
但與之相對的,攜程和去哪兒的投訴量也相對更多:據人民網旅游3.15投訴平臺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旅游投訴數據,涉及OTA的投訴達到365條,其中,去哪兒網達到234條,攜程則有40條。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