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內地男性對網上“一夜情”過于迫切
近日,港媒對約會應用軟件產生了興趣。據港媒報道,約會應用軟件如今已是現代求愛術的一個正常部分,Tinder、Grindr、Happn和Scruff等廣受歡迎的應用軟件正在令人們相識的方式發生性變化。
據《南華早報》網站7月5日報道,在內地,也在出現一場類似運動,尤其是在年輕人和城市化人群中。但是,人們對這一運動如何改變了他們尋找愛和性的方式知之甚少。已上市的世紀佳緣,用戶1.5億,緊隨其后的是新來者探探。探探有著一個與Tinder類似的“滑動”界面,使用戶能夠通過滑動手指瀏覽數以千計潛在伙伴的個人資料。
法國創意廣告公司易雅廣告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戰略與數字部門負責人凱文·崔決定進行更仔細的研究,因此,他啟動了一個研究項目、試圖對此有更多了解。
他解釋說,“我們虛構了一些假的個人資料”,包括一名男同性戀者、一名男異性戀者、一名女異性戀者和一名女同性戀者,而且這些人都很有吸引力。他說:“但是,(我們)試圖盡可能全面地使回應和主動發起的聊天的內容實現標準化。”
凱文·崔和他的團隊花了兩個星期時間、與各大約會應用軟件上的400多名用戶聊天(但是沒有見面)。
根據凱文·崔的迪調查:“在中國,異性戀者顯然主要使用陌陌。男同性戀者主要使用Jack’d(有500萬用戶)和Blued(有1500萬用戶),熱拉(The L)和拉拉公園(LesPark)則是針對女同性戀者的應用軟件。”
他說:“在這些應用軟件中,用戶體驗類似:如果你對某人的個人資料產生興趣,就給他發信息,然后等待回應。”
7月4日,凱文·崔在上海大同坊作了一次題為《在中國,在線尋找愛和性》的,介紹了他的研究。聽眾中既有當地人,也有外國人。
報道稱,這些因聊天截圖而生色的研究,是一次對內地的應用軟件用戶在線上如何表達、如何互動以及如何呈現自己的不受審查的深入了解。盡管凱文·崔的團隊并未將任何一次聊天“進行到底”,但他們對人們想要什么進行了判斷評估。
他們的研究是什么?最明顯的發現似乎是,在內地,男同性戀者在線上尋找性的可能性遠遠高于女同性戀者或異性戀者。很多女異性戀者對調情、聊天甚至邀請喝咖啡不予應答,這使凱文·崔得出以下結論:男異性戀者,甚至是英俊的男異性戀者,在網上似乎很容易敗下陣來。
報道稱,線索之一也許是陌陌的用戶基礎——其中84%是男性,而且凱文·崔的研究發現,這些人過于迫切。在那名虛擬的女異性戀者提出“約炮”但隨后又表示后,那些男性用戶會繼續糾纏不休、要求回應。
一些人甚至會在女方沒有明確承諾的情況下匆忙趕到酒店房間,等待他們的神秘女郎來一次“一夜情”。
凱文·崔說:“不同群體如何呈現自己,存在很大不同。女同性戀者的個人資料通常較為視覺化,會有清楚的介紹,會有全臉照以及較有‘藝術性’和具有‘反射效果’的照片。”
他說:“男同性戀者的情況最為復雜:上傳僅僅顯示和肌肉的照片的用戶往往只是為了性,而上傳露出面孔的照片和靜物照的用戶往往不希望透露線索、使人們知道他們究竟是在尋找一段浪漫史還是僅僅為了性。”
他們發現,很多女異性戀者往往使用照以及高度程式化和用Photoshop軟件處理過的照片。凱文·崔說,盡管在這些上傳到個人資料中的照片上傾注了大量精力,但這一群體的回應是最不積極和最的。
這一群體非常普遍地使用“嗯”和“哦”這些只有一個字的冷淡而輕視的回答。很難讓她們答應約會。
凱文·崔還說:“男異性戀者的呈現可謂亂七八糟。在上傳露出面孔的照片時,幾乎完全不考慮這張照片是否美化了自己,也不考慮普遍的美感問題,例如糟糕的光線。在有女人顯出興趣后,他們會表現得非常迫切。”
易觀國際集團去年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內地,夫妻或情侶相識的4種主要方式是,親朋好友介紹(仍是最主要方式),隨后是在線約會網站(這種情況在減少),在工作學習中結識,以及通過微信、陌陌和即時通訊軟件QQ。
報道稱,在聽到內地人如今每天花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達到大約8小時(在全世界名列前茅)這一事實后,那些仍然夢想在當地咖啡館或餐廳中驚鴻一瞥而開始浪漫史的人也許會失望了。據信,其中55%的時間是花在應用軟件上的。
- 標簽:探探女生主動約一夜情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