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愛唐璜
唐璜又名唐·喬凡尼,他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真實人物,曾誘拐少女,并了少女的父親。這個在莫扎特的歌劇中被塑造成著名的。后來詩人拜倫也寫了一部長篇詩體的《唐璜》,在他的詩中,唐璜英俊博學,浪跡列國,依舊招蜂引蝶情債無數,但拜倫將他寫成了一個善良的。不論,這個人物身上的狂放不羈和冒險很有魅力。
1787年,莫扎特和達蓬特相繼來到布拉格這座童話般的城市。他倆住的旅館房間只隔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巷。他們一起寫歌劇《唐璜》,達蓬特寫一段就跑到陽臺上遞給莫扎特看看。樓下的行人抬頭常常會看到兩個探出陽臺來吵架、對罵、講笑話。有時候他倆寫得順手了,就一起下樓喝一杯。無論莫扎特走到哪個咖啡館,樂師們都會立刻換上他的詠嘆調《你不要再做情郎》,還有一群人齊聲高歌,令他心情暴爽。
有一回在咖啡館,達蓬特認出了一個熟人。這個孤零零坐在桌邊的英挺的瘦老頭,竟然就是卡薩諾瓦!真的嗎?莫扎特興致勃勃地看著他,就是那個從貴婦到修女都不可的威尼斯情圣?兩人趕忙上前,鞠躬、擁抱,大笑。之后三人常常一起喝酒吹牛!短畦返膭”,卡薩諾瓦可幫了不少忙。兩人成天去問他,這個姑娘會如何反應?唐璜如何暗示?那個姑娘會愛他嗎?卡薩諾瓦和達蓬特,兩個中老年情圣,依舊一表人才,瘦瘦高高地走在街上,一邊喝酒,一邊高談,小個子莫扎特走在中間,一小碎步緊跟著,抬頭看看這個,瞧瞧那個,陶醉極了。莫扎特暗中學了一身泡妞絕技,可惜他太忙了,只好全都用在歌劇中。
劇情中處處可見達蓬特的鬼才。唐璜“離不開女人,就像離不開空氣”。他的仆人萊波雷洛每天跟著到處晃蕩,在他各地尋芳的一夜情中充當雙簧、哨兵或。有時候萊波雷洛會幫著趕跑某個癡心的女子,他一邊掏出唐璜的花名冊一邊唱,他在意大利有640個女人,在西班牙有一千個······冬天愛胖女人,夏天愛瘦姑娘,少時愛阿姨,老了愛蘿莉……,而唐璜的想法其實非常——“如果我忠誠于一個女人,那就是對其他女人”。
《唐璜》中主要有三位女主角。一位是被唐璜了父親的唐娜·安娜,她帶著未婚夫一尋仇;一位是活潑的平民新娘采琳娜。唐璜出現在鄉村婚禮上,差點把新娘給拐走;還有一位是一追著他討個說法的癡情女唐娜·艾薇拉。
這里有愛情最豐富的表現。有唐璜這樣風流男,就會有艾薇拉這樣被豬油蒙了雙眼的女人。艾薇拉愛之深,恨之切。即使,唐璜一首虛情假意的小夜曲,就能讓她死灰復燃。她是那么可憐、愚蠢,不可救藥,最后一幕當她終于謊言那一刻,她的詠嘆調竟如此深刻悲哀,仿佛不問是劫是緣,眼前的愛情讓她發現了的意義,愛之于愛之人才有意義。
新娘采琳娜是一個樸素的村姑,她叫人想起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絲。也許她是他心目中理想妻子的模樣,能說會道,會跳舞,會唱撒嬌的詠嘆調,愛玩愛吃愛,但她真實可愛,心思敏銳,總是叫男人非常舒適。她就是肌膚之親和一飯一蔬。
像唐娜·安娜這樣的貴族少女,文藝女青年,就愛得比較復雜。她四處追殺唐璜,但內心深處對他懷有一份難以啟齒的感情,愛她的男人一直跟隨她,她卻遲遲不肯答應他的求婚。三個女人的性格在愛情中。她們對浪子懷有莫名好感,這種神秘的感情不是“犯賤”,那是人們對冒險、浪子、不羈、飄泊這種浪漫主義生活方式的無限向往,為此世世代代都要拿唐璜這個編故事!短畦放c《女》,貌似輕松,其實是深刻的人性反思。
經典的歌曲應接不暇,其曲調的辨識度之高堪稱莫扎特的歌劇之最。歌曲太優美,在人們心里久久回蕩,幾乎把劇情給堵得有點不流暢了。莫扎特此時正在布拉格嘗到了大街小巷全民高歌費加羅的甜頭,靈感噴薄如泉,把唐璜泡妞的調子都寫得異常優美,唐璜深情款款地唱,女旌蕩漾地和,不培養出感情才怪!赌敲词掷,一起去別墅》、《鞭打我吧》、《小步舞曲》,還有最后的《死神之歌》,如今都成了音樂會的返場曲。莫扎特運筆靈活強大,一個唐璜勾引村姑的舞曲,就把一群人的給描繪了。采琳娜勸慰丈夫的“鞭打我吧”,一首詠嘆調已唱出了采琳娜的機智、能干、體貼和智慧,一個身材與性情都很豐滿的女人。
很多音樂學者覺得,對于唐璜這個人物,莫扎特被大材小用了。寫這樣一個有個啥意義?人們總是要為經典藝術概括中心思想,尋找意義內涵。達蓬特最后幾乎有點編不下去了,只好叫死神來把唐璜帶去,好讓這個故事有點意思。這個叫唐璜下的情節多少是為了通過的審查制度。莫扎特從不做審判。在藝術的世界里,所謂的感、責任感、都未必就是美德,藝術本就是為質疑規則與繁文縟節而生。這些莫扎特或許不曾深刻考慮過,他自己的心和驚人的直覺。聽了之前那么多歌曲,顯然莫扎特和達蓬特的價值觀正如約瑟夫·科爾曼所說——“它只是向人們展示,如果沒有唐璜,生活會多么單調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