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瘋狂!武漢一大學男生同性性行為感染艾滋病
今年3月,24歲的大學畢業生浩浩(化名)被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確診為感染HIV病毒。一次同性性行為,給他帶來莫大的懊悔。
去年12月,一個陰冷的冬日,那時的浩浩心情有點壓抑。為了尋找安慰,他下載了一個交友軟件,結識了一名男朋友。他沒有抵擋住對方非常熱情的約會邀請,忐忑赴約。
“當時還有些顧慮,感覺這樣不太好,但是想嘗試的念頭戰勝了。”浩浩與對方見了面,兩人談得有些投機,隨之開房發生了性行為。
有了這一次同性性行為,浩浩心里有些復雜:一方面覺得,他覺得得到了好友的安慰,有點刺激;另一方面,他因接受學校的防艾宣傳,心里總也覺得不放心。
兩個月后,浩浩懷著不安的心情去金銀潭醫院做了HIV初篩檢測,被查出感染了HIV病毒。
“怎么就一次就是中招了?!”浩浩,他把自己愚蠢行為告訴了父母。目前,浩浩正在金銀潭醫院接受治療。
就2018年第二季度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統計,通過性的人數占93.1%,尤其是大學生群體。
在很多人觀念里,艾滋病是一種“年輕病”,然而,在艾滋病患者中,老年患者(年齡 ≥50 歲)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市一位52歲的李先生通過跳廣場舞的方式結識性伴侶,在發現自己患有艾滋病之前,他已經與50多名女性發生過關系,其中有十幾個已經查出艾滋病。
據武漢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近五年數據資料顯示,50歲以上年齡組新報告病例增幅最快。該年齡組報告病例年平均增幅達到12.8%,83.1%病例為男性。
在排解性需求時,許多老年人認為,自己已經失去了使女性受孕的能力,或失去了懷孕的能力。
無需避孕,就不使用。因此,無措施的高危性行為,在老年群體的發生比率極高。
面對這兩種現象,許多人大學生不檢點、老人變壞了。我們無法否認在艾滋病感染者中一部分人的存在瑕疵,但這意味著整個群體都有問題嗎?
晚報君與一位艾滋病感染者進行了深入交談。感染艾滋病后,他們也可生活得很好,但很多人難以度過的是心理關:
社會歧視真的存在,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歧視環,而這個歧視環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就學、就醫、就業都成為擺在他們身上的難題。雖然沒有哪個人、單位或醫院愿意承認歧視這個群體,但就實際地橫在生活里。
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報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85萬。截至2018年10月底,湖北省省報告現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9166例。2018年1月~10月,武漢市累計和報告感染病人5753例,存活5148例。
艾滋病,只有三種途徑:性、血液和母嬰。其中,性是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徑。主要是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進行沒有預防(使用)直接有體液交換的性行為。
其次,正常的生活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與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觸,如共用辦公用品、桌椅板凳、餐具、毛巾、被褥,甚至是馬桶等,是絕對不會感染HIV的。因為HIV病毒其實比較脆弱,離開人體后幾小時就會失去傳染性,但是在血液、、分泌物中,存活時間會長一些。
我們必須知道,艾滋病是慢性病,它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國家要求艾滋病感染者經過一年治療,體內病毒載量應該檢測不出,即查不出HIV病毒,大部分中國人3個月到6個月用藥就可以達到這個標準。
若與他人公用針具吸毒、在非正規醫療單位拔牙或紋身、有過高危性行為(比如男男、男女之間發生性行為,沒用套;與不認識的人發生性行為,沒用套;與已知感染艾滋的人發生性行為),需要做HIV抗體檢測。
但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不是馬上就能檢查出是否感染,存在檢測的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到血液中能檢出抗體或核酸的一段時期。目前抗體檢測的窗口期一般為4~12周,核酸檢測的窗口期為1~4周。窗口期雖測不到艾滋病病毒抗體,但體內已有艾滋病病毒,此時已具有傳染性。
因此,在高危行為后4周檢測抗體,大多數感染者4周可以檢測到抗體。如果4周結果陰性可以等到8周或12周再檢測。一般情況下,如果12周之內沒有再發生高危行為,也沒有檢測到抗體,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