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走出去”更要“走進去”
近日, 入選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32部動畫片初選名單公布,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赫然在列,中國電影“走出去”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從上世紀80年代主要依靠國外電影節獲獎開啟世界對中國電影的認知,到上世紀90年代中外合拍模式如火如荼,再到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進入國外發行公司視野,中國電影不僅“走出去”,也在“走進去”,勾勒出中國由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的征程。
作品更多元 體制更完善
曾幾何時,李小龍的功夫片是最具有世界認知度的中國電影名片,功夫片、古裝片是頗受海外歡迎的國產電影類型。自2002年開始,中國電影產業化加速,國產電影向國際推廣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借船出海”“聯合造船”,涌現了《英雄》《功夫》《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等一系列海內外耳熟能詳的電影。2012年,中國電影全年總票房達170.73億元,躍居世界第二并保持至今。如今,國外觀眾能在銀幕上看到《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等突破古裝片和功夫片類型窠臼、千姿百態的中國電影,類型越來越豐富,題材越來越多元,體現出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不斷提升、電影產業生態不斷成熟完善。
國家“走出去”重點工程助推作用越發凸顯。主要表現在從國家層面推動到民間電影交流協調推進,從“要平臺”到自己“搭平臺”,讓中國電影“走出去”步伐更加穩健。根據《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2019)數據顯示,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主管部門推出的“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截至2018年年底,共實施項目400多個。“中非影視合作創新提升工程”完成英語、法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等多個語言、200多部優秀影視作品配譯,在非洲40多個國家播出。“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影視類)也向海外推出了《滾蛋吧!腫瘤君》等多部優秀電影。2019年,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征集到俄羅斯、印度、伊朗等國家的400多部參評影片,涵蓋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互聯網渠道成為新亮點。近年來,國內電影企業“走出去”熱情高漲,除了傳統的電影節和影展渠道,更多地依靠商業渠道進入國外市場,而國外專注中國電影發行的公司越來越多。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電影“走出去”從單一的院線發行變成線上線下平臺結合發行,有的甚至和國內同步上映。據媒體報道,今年國慶前夕,影片《決勝時刻》《銀河補習班》通過移動電影院北美版(Smart Cinema USA)在北美實現了與國內院線同步上映,引發海外觀影熱潮。未來,互聯網發行也將成為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外觀眾將在網上欣賞到中國電影作品。
質量和數量仍是短板
當下,中國電影“走出去”在作品類型的豐富度、渠道的多元化上已經實現較大提升。但也要看到,中國電影“走出去”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適合“走出去”的作品不多,海外票房不高。根據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統計數據,中國電影海外票房收入從2014年的18.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42.53億元,與國內票房增長相比,增速較為緩慢。電影《戰狼2》在北美的票房僅為272萬美元,《美人魚》323萬美元,《港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