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家用保健電器具制造行業新機遇
的發展,現已發展成集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龐大產業鏈,中國設計和制造的家用保健器具在功能、性能上已達到國際
家用保健器具消費市場中主要的是美國,馬來西亞,,韓國增長最快,分別是67.8%,50.7%,20.2%,27%。日本近期需求有所減弱,但是中國的消費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因此我國保健器具主要出口為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2013年全球家用保健器具市場需求為81億美元,預計未來按摩器具市場的需求潛力會大幅增大,預計未來5年會保持30%的增長。
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制造行業屬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各企業面向國內外市場自主經營,職能部門進行產業宏觀調控,行業協會進行自律規范管理。行業主管部門有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保健協會(CHCA)等,具體如下: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通過組織制定按摩器具領域國家或行業標準對行業健康持續發展進行規范管理,由其下轄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制訂本行業的產品國家標準。
中國醫藥保健品出口商會是商務部下屬的六大進出口商會之一,主要職能是對會員企業的外經貿經營活動進行協調指導,提供咨詢服務。由于本行業產品出口比例較高,故行業引導和服務職能主要由中國醫藥保健品出口商會承擔。
中國保健協會,系以國內健康產業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業為核心組成的行業性自律組織,于2003年11月經民政部和衛生部審核并報國務院批準,由中國保健科技學會正式更名而來,主要負責產業與市場研究、行業自律管理以及代表會員企業向提出產業發展和意見等。
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制造行業屬于新興產業,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國家出臺多方面政策鼓勵其發展。
(1)2010年10月10日,國務院以國發〔2010〕32號文下發公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提出要“以應用促發展,圍繞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緩解資源制約等緊迫需求,選擇處于產業化初期、社會效益顯著、市場機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的重大技術和產品”。
(2)2012年,圍繞十七大提出的目標,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為動力,衛生部組織數百名專家開展了“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針對發展我國衛生事業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最終形成“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報告分析了實現2020年國民健康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發展目標、戰略重點、行動計劃及政策措施。
(3)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出了“一要多措并展健康服務業;二要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三要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四要培育相關支撐產業,加快醫療、藥品、器械、中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等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措施。
(4)2013年9月28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發展健康服務業的8項主要任務——大力發展醫療服務;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積極發展健康保險;全面發展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支持發展健康體檢咨詢、全民體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樣化健康服務;培育健康服務業相關支撐產業;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夯實健康服務業發展基礎。
(5)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第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
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行業作為家庭醫療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中國產業洞察網的數據,以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為例,其在2011年至2012年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由197.6、137.8億美元增至220.3、150.6億美元,年增長率分別為11.49%和9.30%,說明家用保健電器行業的發展迅速。
保健產業是國際上的朝陽產業。專家預測,未來五年內,保健器材市場在中國的銷售空間將達到250億元。解決了溫飽問題的現代人,對生命質量的提高產生了一種新的需求,富裕起來的老百姓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由此衍生出的健康經濟為保健器械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需求制造市場。發達國家的人們用在健康方面的花費約占總收入的48%。而中國在健康方面的花費只占總收入的8%左右。中國健康產業在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另據中國國際亞健康學術研討會公布的數據:線%,患有疾病的人占20%,亞健康人群占75%。換言之,中國處于亞健康狀態人數已超過7億人,這個龐大的人群造就了保健產業巨大的市場。
,特別是隨著中醫養生的日益風行,養生保健的低頻理療儀也悄然占據了小家電產品的一席之地。但由于小家電茶農的品類極為豐富,目前對小家電產品的分類統計還較為滯后,在此簡單的預測保健小家電的市場容量。根據《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人口抽樣的數據,我們現有家庭大約在4億戶左右,保守以10%左右的家庭作為產品普及標準,則保健小家電產品的市場空間大約為4,000萬左右,按照每臺設備100元的均價,市場空間大約在40億左右。
統計表明,老年人使用家用保健設備頻率遠高于中青年人。我國社會正呈現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國家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1,24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5.5%;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755萬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且趨勢仍在加劇,預計2025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3億。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將拉動醫療保健資源的需求不斷攀升,特別是對于家用保健設備需求。
聯合國人口發展基金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世界60歲以上人口已達到8.1億,占全世界總人口的11%,預計到2050年,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0.3億,占全世界總人口的22%。
BCG統計,如今超過半數的中國中產階層正遭受來自工作壓力、家庭義務和長時間工作的健康問題,普遍問題是失眠、疲勞、乏力和常見病,另外,根據中國保健品協會公布的數據我國亞健康人群比重高達70%。亞健康是處在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如果沒有很好采取預防措施,可能就會演變成疾病,如果預防采取措施有效,就可回歸到健康狀態。
保健器材養生、保健的功效逐漸深入。我國自古以來就擁有深厚的針灸保健、按摩放松的健體文化,外用保健器材更加契合現代人崇尚自然、健康的生活保養方式,并且其預防疾病、保持健康的功效早已深入,尤其是白領階層和年輕人群中備受認可,家用保健電器在中國辦公室內已經隨處可見,白領們愿意選擇方便的保健電器,在工作的同時便可以享受儀器帶來的放松。我們預計保健電器具行業的發展將持續受益于居民保健意識的提升。
1993年至2014年,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在醫療保健方面的人均消費支出均逐漸增長,如下圖:
1995-2014年間,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得以快速增長。隨著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居民醫療保健人均消費支出也會進一步提高。(4)城鎮化使農民消費市民化,保健品支出增加
12%,農村消費存在巨大空間。按照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目標,2020年城鎮化率要達到60%,這就意味著從2015年開始城鎮化率每年至少要提升0.9%比重,城鎮化建設有望加速農村村民消費力的,保健電器具行業將受益這一進程。
1)國內市場不成熟國內家用保健電器具行業消費市場起步較晚,市場容量不大,行業內缺乏本土性的領軍品牌,面向國內市場的自主品牌運營商仍處于發展初期,且以中小企業為主,外資企業在我國家用保健電器具行業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導致我國本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的競爭壓力較大。國內市場受國民消費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市場成熟仍需時間。特別是家庭用理療產品,還屬于價格偏低,附加值偏低產品,未能體現知識產權的價值。
自律組織比較分散,缺乏有序的自律性管理,造成各細分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混亂無章,競爭無序。因行業的門檻較低,競爭者紛紛進入,競爭激烈。2012年累計有1,555家按摩器具出口業務,2013年累計有2,526家企業進入家用保健器具的出口業務,同比增長62.44%。
企業在技術研發上投入過少,考核卻又急功近利,導致我國家用保健電器具行業技術水平相對不高,難以儲備高端人才。同時,我國保健電器制造商在品牌管理、營銷運作等方面也急需培養復合型管理人才,實現隊伍的專業化、高端技術化。(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