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課間:讓孩子更快樂
操場上,銀鈴般的笑聲此起彼伏,各類單人的、雙人的、小組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徜徉在歡樂的海洋中。
這一幕幕畫面來自南平市水東學校,自從開展課改項目“大課間活動組織與實施”后,孩子們的課間“活”起來了。去年11月14日,水東學校“大課間”活動獲得了全國“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
“山城的東方百花競放,水東學校歌聲飄蕩,陽光沐浴茁壯成長,向著未來展翅飛翔。”3月7日,筆者來到南平市水東學校,學生們正伴著悠揚的校歌做著整齊劃一的校園操,不一會兒,孩子們又開始跳起了活潑的兔子舞,整個操場頓時熱鬧了起來……
“大課間內容十分豐富,除了校園操和舞蹈外,同學們可以分年段不同的體育項目。”校長孫麗英說,一到三年級的孩子柔韌性強、活潑好動,分別為他們設置了呼啦圈、牛皮筋、跳繩等項目……
“孩子們在課間做運動本身就是校園最美的風景。”延平區教育局局長說,“水東學校大課間的做法值得推廣。孩子們不僅身體素質提高了,還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與心理素質。”
自開展“大課間”活動后,水東學校競技水平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2011年4月在延平城區“好當家杯”市區小學籃球比賽中獲男子組第一名;南平市第二屆運動會中,有3名同學代表延平區代表隊參加了田徑比賽,獲得了3金2銀3銅的好成績……
看著操場上一張張快樂的笑臉,孫麗英告訴筆者,學校體質監測的數據表明,近年來不少孩子體能的部分指標呈下降趨勢,尤其是肺活量、速度與力量水平,而肥胖學生日益增多,近視率居高不下,這讓她深深地憂慮。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切實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的要求,水東學校確立“以人為本,為學生一生發展做準備”的辦學,決定在上午第二節至第三節課間,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時間并開展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我希望大課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鍛煉。”孫麗英說。
“乒乓球、籃球、跳繩……”九年級(5)班的薛夢婷如數家珍地說起在校參加過的體育活動。她說,作為女生,平時都不愛鍛煉,要不是有了大課間,升學時的體育考試還可能成為一題呢!
“參加體育鍛煉后,女兒的體質增強了,飯量增加了,人也活潑了許多。”八年級同學的媽媽嚴小春女士感嘆地說。
三年(4)班的班主任黃曉燕也是“大課間”的受益者。她說,有了大課間,老師們也主動參與,和孩子們一道跳舞、做操,不僅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