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女性更易便秘?吃中藥保健品排便不可取
大家都知道,便秘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那么應該怎樣預防便秘的出現呢?沒有足夠的表明“多攝入膳食纖維”對便秘是一定有效的。
答:研究表明,中國慢性便秘患者占普通人群的3%~17.6%,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比男性高,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據估算,中國約有超過7000萬的女性慢性便秘帶來的困擾。如果不盡早進行規范治療,任其發展,嚴重便秘時甚至需要通過外科手術來治療。
正常情況下,盆底里面的肌肉是往上托的,而女性懷孕以后整個盆底下降、會導致盆底肌的松弛,尤其是生過多個小孩的婦女容易出現盆底肌功能障礙,從而導致排便困難,成為老年女性容易得便秘的原因。簡單地說,是已經有便意,但卻因為盆底功能障礙導致的肌肉問題,使得大便無法順利排出。這一類人需要通過訓練來使他的盆底肌能夠解調收縮,使大便順利排出來,但訓練比較困難。
答:就改變生活方式而言,多喝水、多攝入膳食纖維、養成定時排便習慣等方法確實對部分慢性便秘患者有效,通過這樣的生活方式調整,理論上我們想象當中應該會對便秘改善有一定幫助。遺憾的是,現在沒有一些特別的它是一定有效的。
慢性便秘治療的目標是希望能夠緩解便秘癥狀,提升腸道動力,恢復正常腸道功能。而現在很多人靠吃刺激性瀉劑、中藥或保健品來排便不可取,這樣做其實容易出現瀉劑依賴或結腸黑變病。臨床上常見的便秘主要是功能性便秘和繼發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大部分與胃腸動力障礙有關,因此恢復胃腸動力是治療慢性便秘的關鍵所在。日前在一場題為“重塑腸功能,便秘需就醫”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大部分慢性便秘與胃腸動力障礙有關,可通過藥物治療得到有效緩解。這類促動力藥,能夠幫助患者提升動力,重塑腸道正常功能,有效達到上述治療目標,這也是與輕瀉劑和中藥的最大區別。因此對于那些每周排便次數少于3次,排干球樣便,腹脹但缺少便意等癥狀的患者,應前往醫院就診,酌情選用促腸動力藥進行2到4周的經驗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