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發展香料產業大有可為
我市地處山區,天然植物資源豐富,在2342種天然植物中,有香料植物240余種。香料產品包括:精油和浸膏,廣泛應用于化妝品、香皂、香水、空氣清新劑等日化行業及食品、醫藥行業,市場潛力巨大,人工合成的產品使用不安全,天然植物提取的香料產品,香氣好,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供不應求,具大市場需求必然導致天然香料產業快速發展。
長期以來,市科學技術研究所致力于天然香料植物的種植和提取研究工作,先后進行了人參精油、冷杉精油、紅松精油、黃花蒿精油、紫蘇精油以及白丁香、鈴蘭、夜來香、香蓼、杜香、玫瑰、霍香等浸膏的研究,人工馴化栽培了黃花蒿、白丁香、香蓼、蚊子草、朝鮮崖柏、天女木蘭等香料植物獲得了成功,開發的精油產品在廣州、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日化企業中應用,用戶反應良好,先后獲得省、市級科技10余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項。目前,具有產業化前景的精油產品有:
人參產業是我地區重要的支柱產業,其有效成分不僅是人參皂苷和多糖,揮發油也是其重要成分之一,據文獻記載人參揮發油具有消炎、鎮靜、降壓、鎮咳、抗疲勞、興奮中樞神經、腫瘤的作用,可以加速皮膚中葡萄糖胺聚酶的生成,對皮膚再生有激活作用。人參揮發油不僅具有抗癌作用,同時還具有護膚保健作用,用于化妝品和護膚品,人參精油通過皮膚的滲透作用被人體吸收,從而進入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進肌膚細胞的發育和營養,增加皮膚光澤,具有防皺、抗寒與防紫外線輻射的藥理作用。由于人參價格較高,用人參做原料提取揮發油是不現實也是不經濟的。但是人參在制作紅參的過程中,揮發油隨著水蒸氣被帶出,被當作廢料全部丟掉,十分可惜。2017年,市科學技術人員將這部分蒸餾水收集起來,從中提取揮發油,變廢為寶,增加了經濟效益。通過兩年的小試、中試試驗,已經掌握了人參精油提取工藝和實驗數據,取得了試驗樣品并拿到香料廠家的試用,反響很好。目前達到了產業化推廣技術水平。我市每年加工紅參達5000噸左右,若僅按2500噸(50%)進行利用的話,根據試驗數據推算,預期可產生3100萬元的經濟效益,效益相當可觀。
冷杉,是山區富含香氣成分常綠針葉喬木,具有濃郁的森林氣息,香氣優雅純正,清甜持久。原料為長白冷杉枝丫上的針葉或采伐后廢棄的針葉,采用溶劑逆循環萃取技術和高壓水蒸氣蒸餾技術提得浸膏或精油,通過對高沸點餾份蒸出,產品得率提高了25%,并且提高了精油的香氣持久性,其質量優于國內同類產品。長白冷杉產品可用于洗滌劑、空氣清新劑、香皂、香波等日化行業的調香,還可用于食品、醫藥行業。近年來,由于全球范圍內“回歸自然”熱潮的掀起,為天然香料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人們對森林氣息香型的渴望,又為松針系列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機遇,加上松針精油自身具有的殺菌、消炎的功效,使其今后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年產20噸精油和5噸浸膏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400萬元,利稅可達590萬元
黃花蒿:菊科蒿屬植物,是白山地區重要的香料植物之一,該植物為一年生草本,生于荒野、山坡、邊及河岸邊,具有菊花、薔薇樣香氣,帶木香、藥香氣息及愉快的水果和茉莉樣香氣,具有清熱解毒,殺蟲療傷,解毒療瘡,解熱健胃的功效。花期含油量較高,最高可達0.6%。該課題已經完成并申請了發明專利,通過測試畝產量達到了1330公斤,按市場價每公斤400元的售價,將實現畝產值3120元,利潤達2130元的較大經濟效益。
紫蘇是我國的重要香料植物之一,各地都有較悠久的種植歷史,它既是食品又是藥品,是一種多用途作物。作為蔬菜,可以制作成上百種美味佳肴,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每年從我國進口大量的紫蘇葉進行食用;作為油料植物,其種子提取的紫蘇油是一種高檔保健食用油,含量豐富(45%左右),其油中不含膽固醇,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ω-3脂肪酸),其中α—亞麻酸含量可達51%至60%,具有抗癌、降膽固醇、調節血脂、降低血壓、防治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減肥等功效,可以開發成有機保健油、保健品等;紫蘇芳香性揮發油,可以提取分離數十種芳香化合物,用作香精香料、香味調料;紫蘇葉中可以提取天然紅色素,用于食品、化妝品、精細化工等行業;在日本將紫蘇葉的芳香精油加到清酒中,可釀造出具有清香味的甜露酒,備受青年人青睞。科技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紫蘇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其莖稈及老葉和種皮往往都被棄掉,但這無疑是浪費掉較大的資源,通過現有的提取技術,進行精油提取,完成廢物利用的目的。紫蘇種植可生產出紫蘇籽、紫蘇葉及紫蘇梗,從其產量及市場價格分析每畝將產生2600元的經濟效益;紫蘇加工效益則更加巨大,通過深加工可產出紫蘇籽油、紫蘇精油及紫蘇下腳料,綜合可產生7200元的經濟效益。白山地區靖宇縣、撫松縣有較大的紫蘇種植面積,若白山地區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的規模,預期可創產值將達4億元。發展紫蘇產業可以實現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加以推廣,對于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