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旅游掀起新熱潮
由北京、廣州、成都、杭州共同舉辦的亞洲美食節,在5月引起了國民對美食文化的極高關注度,而主打美食的旅游產品也備受矚目。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不少旅行社的本地美食旅游線路開始走向“美食+”的復合主題,且“粵菜師傅”工程的熱度強化了互動。此外,出境美食旅游產品主題也越來越豐富,文化體驗感也越來越強。
本地“美食+”旅游產品受歡迎
作為本屆亞洲美食節舉辦地之一,廣州美食美名遠播,而旅游市場上也不乏廣州、乃至廣東區域的美食旅游產品。嶺南控股廣之旅粵港澳游總部副總經理蘇穎珊認為,本地美食旅游的發展,正在向休閑廣度延伸,向文化深度拓展。“早期旅行社提供的美食旅游線路,只是在普通團隊行程中加入特色風味餐,2天的行程最多嘗試過打卡3個美食餐廳。”不過,隨著國民休閑旅游意識的提高,這種“趕場式”的美食旅游線路并不能滿足游客在體驗美食時慢享受、深感受的要求,因此最近幾年在設計美食旅游產品時,追求美味體驗度之余還必須發掘更多線路的休閑享受空間。
近年來,旅行社在經營本地旅游產品時,已開始嘗試推出不同主題的“美食+”產品,在深挖美食資源之外,把美食元素和不同的主題休閑旅游產品相結合,滿足游客在不同感官上的體驗。如廣之旅等旅行社推出的“美食+都市”“美食+溫泉”“美食+海灘”“美食+漂流”“美食+生態”等。如“美食+都市”系列,通過結合廣州本地名店名菜名吃名手信、異國風味餐廳、地標美食等策劃“尋味廣州”美食線路,某“樂游花城之回味老廣”的1天游線路,安排游覽廣州荔灣區泮塘路、越秀區惠福路2個美食街區,品嘗泮溪點心餐,既體驗了老西關風情,又體驗了美食文化,相比于從前單一主題的純美食或純玩樂旅游線路,這類復合主題的產品更能增強游客的體驗度,因此也更受歡迎,連續6年呈現增長趨勢。
“粵菜師傅”掀起美食文化熱
蘇穎珊介紹,本地美食旅游產品的另一方面是在文化深度上求拓展。旅游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滿足精神文明需求的方式。隨著國民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對于文化的渴求也與日俱增,旅游產品也必須更具有文化味,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以廣東為例,美食旅游產品必須引入具有標桿效應的品牌,一方面作為線路產品的文化符號提升其文化內涵;另一方面通過這些知名品牌的延展,讓游客能生動地了解深藏在地方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
在廣東大力打造“粵菜師傅”工程的同時,本土旅行社很快就策劃了“粵菜師傅”系列旅游產品,利用“粵菜師傅”的品牌效應,把粵菜的文化底蘊、歷史故事、研發成果等更深層次的內容展現給游客。如某旅行社5月21日首發的“增城正果湖心島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