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讓居民喝上了“放心水”
湖南日報5月22日訊(記者 陳鴻飛 通訊員 唐春暉 劉魁春 戴軍) “這幾年,蒸水河的水質變好啦。”。5月17日中午12時,衡陽縣西渡鎮明翰社區居民羅烈娥擰開水龍頭,淘米洗菜做中飯。清澈干凈的自來水嘩嘩地流進洗菜池。羅烈娥高興地說,縣城20萬居民能喝上“放心水”,與縣里推行河長制分不開。
衡陽縣境內有湘江衡陽縣段、蒸水、橫江鋪河、武水河等大小河流94條,大小水庫222座。前幾年,由于河流監管不到位,水質變得渾濁,個別河流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乳白色,綠水變成了“牛奶”。2017年,衡陽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河長管理體系,全縣共配齊三級河長609人,為河道治理保駕護航。該縣還創新河道管理模式,在全縣26個鄉鎮、園區共聘用30名老同志、老黨員、老干部擔任民間河長,加強日常巡查監督管理,如發現河流存在非法排污、河岸有垃圾、河面出現漂浮物等問題時,及時向該河流河長匯報,并督促落實。
針對部分河段監管不到位,出現臟亂差的現象,衡陽縣政府出臺嚴禁在河道內采砂、釣魚電魚、污水直排、種菜和傾倒垃圾等5項規定,先后在公安、水利、環保等部門抽調20多名執法人員,組建縣河道聯合執法隊伍,配備執法巡邏車和快艇,重點對蒸水河縣城飲用水源地實行24小時監控。如發現縣城個別居民在飲用水源地保護范圍內釣魚,執法人員將及時勸離,并依法收繳漁具,以實現有效保護蒸水河的漁業資源,維護河流的生態平衡。
同時,該縣還采取多種措施,確保禽畜糞污不直排河流。縣委主要負責人說,衡陽縣推行河長制3年來,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優現已成為該縣的生態名片。現在,縣城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水標準,縣城居民喝上了放心水。記者發現,蒸水河清花灣段重現白鶴、蒼鷺等珍稀鳥類的身影。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