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能+”的銀行網點長啥樣?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 題:“5G智能+”的銀行網點長啥樣?
新華社記者許晟
全球連接專家服務、VR看車選貸款、數據化管理網點……隨著我國5G牌照的發放,中國銀行日前在北京推出的首家“5G智能+”網點引發業界關注。
這家銀行網點和通常的網點不一樣。當你走進這家位于朝陽門的網點時,進門看到的不是柜臺,而是一連5個水滴漣漪狀的圓形區域,每個區內各具功能。
有的擺著一個圓形玻璃臺面,用手虛按玻璃臺面上飄動的圖標,即可顯示中行的數字信用卡業務等諸多業務介紹;有的擺著虛擬駕駛艙,人們可以坐在艙內穿戴上VR設備挑選小車和貸款方案……
這些圓形區域內,與5G技術結合最緊密的是VIP服務區。人臉識別正確后,玻璃門自動開啟,原先的落地透明玻璃自動變成半透明。在區域內,人們不僅可以辦理部分VIP業務,還可以與全球各地的金融專家視頻交流。
“我們網點結合5G技術不是單純為了參觀、嘗鮮,而是回歸金融服務本源,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客戶可以在智能網點全自助辦理各類非現金、現金、外幣現鈔等主要業務。”中國銀行總行渠道與運營管理部高級經理朱建奇說。
事實上,不論是刷臉取款、智能柜臺,還是用銀行機器人取代大堂經理,用智能化手段對網點進行改造,已經成為各大銀行網點的趨勢。
除了結合5G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銀行網點的改造來得更加多元。中國銀行在上海有留學、球迷、書香等多種主題的銀行網點;興業銀行在南京設有綠色主題網點,在網點頂樓搭建小型光伏發電設備等。
未來的銀行網點會是什么樣的?在朱建奇看來,“金融的信用本質決定了網點不會消亡,目前各家銀行正在不斷探索新形式,最終是想讓網點成為客戶喜歡來,而不是必須來的地方。”
結合5G的未來網點又會是什么樣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認為,5G技術給銀行網點帶來了新機遇,借助5G技術,銀行網點未來可以和客戶更好地交互。比如,結合虛擬現實技術,遠距離客戶也能享受到類似面對面的服務等。
但董希淼同時認為,5G技術在銀行網點的應用,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未來不僅需要大規模的5G網絡落地,還應跟進配套的標準、監管措施。比如,在監管上明確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與客戶的“面對面”交流簽約是否算面簽等問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