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健品拿下的年輕人一邊拿命賺錢一邊燒錢續命!
前段時間,在權健被各的時候,很多年輕人也在網上對這種傳銷產品表示不屑。
智商稅是收不盡的,但至少在很多年輕人看來,交智商稅的人群,主要還是自己的長輩們。
據說,勸阻父母遠離那些聞所未聞的奇葩產品,是每個年輕人都必經的一場斗爭。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天天操心長輩們是不是會被坑的年輕人們,自己也不知不覺了同樣的執念循環。
一邊DISS各種國產養生保健,一邊積極掏錢支持各種國外保健品牌,這就是當下年輕人的現狀。
鐘麗緹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排毒之旅,11天時間,完全斷食,只喝椰子油,并稱一個療程之后排出很多毒。
宋智孝通過“血液凈化”進行排毒,醫生從靜脈里抽出血液,通過機器“注入活性氧氣和紫外線”,再將血液重新輸入體內。
保健品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剛需,就連菜導公司也有好幾個直男,天天吃各種進口維生素片和肝膽功能調養片。
菜導問過身邊很多嗑保健品的朋友,基本沒有聽到說有明顯作用的聲音。但盡管如此,他們也還是會繼續嗑:甭管有沒有用,反正嗑就對了。
并且會下意識給保健品:沒用一定是因為時間還不夠久,繼續!一定是量還不夠多,嗑多幾種!
在這屆年輕人看來,飲食作息不規律都不是事,只要保健品安排到位了,就能長生不老,青春永駐。
而膠原蛋白作為一種蛋白質,得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并不是直接就能吸收。
比如說蛋白粉保健品,成分就是蛋白質,吃一勺蛋白粉和你吃一個雞蛋能得到的蛋白質差不多。
比如說各種包裝得神乎其神的一瓶賣好幾百塊維生素片,醫生早就說過了,那玩意的藥效,其實也就和醫院給你開的2塊錢一瓶的維生素片差不多。
另外,很多看似高大上,不明覺厲的保健品,不僅不能給你多大的作用,而且吃多了可能還會有副作用。
吃保健品吃出事的新聞,隨手一搜多了去了,這些的教訓,比任何資料都有力。
當然,菜導也不是說所有保健品都毫無作用,只是保健品畢竟不是藥品,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有用。
從生理知識的角度看,人體是有自愈功能的,有些小毛病即使不吃藥,過個十多天也會自己好起來,保健品有時候不過是蹭了身體自愈的順風車罷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安慰劑效應的心理暗示作用是很強大的,即使病人獲得的治療是沒啥用的,但只要病人相信治療有效,就能使得癥狀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舒緩。
再扯到眼前的,稱能夠產生能,可以吸收能量,屏蔽一切負向。
如果你100%相信,就能獲得超過100%的能量,但如果你懷疑,塔就不會給你能量。
嘖嘖嘖,這都把的高度給提升到層面去了,唬得的信徒們一愣一愣的。
然后很多人把為神明,稱通過身體變好了,婆媳矛盾緩和了,工作順利了。
而實際上,那就是一個利用心理暗示作用的傳銷,他們的天價就是一個普通擺件。
這是一個推敲一下就有漏洞的智商稅,假如所有賭徒都,那么個個都只贏不輸?你覺得這有可能嗎?
現在,針對成功焦慮的咪蒙課程《咪蒙教你月入5萬》、層出不窮的快手、抖音變現培訓課程......
商家只是找準了不同人群的本質焦慮收割不同的智商稅,可以說,商家本質上就是一個人群焦慮販賣機。
要想逃避996很難,要想養成規律的飲食作息也做不到,而到了老大不小的年齡,家庭責任逐漸過渡到自己身上,真的不敢倒下。
這時候,如果有人跳出來說,只要吃這個保健品,加班也沒關系,熬夜也沒關系,吃外賣也沒關系。
一方面,在以年輕凍齡為美的社會主流審美下,年輕成為每個女性的焦慮,即使男性也不例外。
我們的社會對年齡不夠寬容,娛樂圈的永遠都是以凍齡、不老為前提,一臉的膠原蛋白是的主題,而歲月洗禮的痕跡,是不被欣賞的。
從中年女明星的尷尬處境,人到40還拼命裝嫩演18歲偶像劇女主,就可見一斑社會對衰老的不寬容,也就不難理解年輕人在對衰老的恐懼下買下一盒盒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