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城區整頓養生市場 養生會所私下行醫行不通
針對市場上各種中醫保健、中醫養生等場所,借傳統醫學、養生保健為名非法開展診療活動,臨沂蘭山區決定在全區范圍內清理整頓養生保健、醫學科研場所,長期以來處于監管空白地帶的中醫養生將進入“嚴打時代”。
16日,蘭山區衛生局公布《牙科診療、養生保健、醫學研究場所清理整頓實施方案》,蘭山區境內,除了集中整治牙科黑診所、無資質從事口腔科診療活動的人員外,以養生保健、醫學科研為名非法開展醫療活動的場所也首次納入整治的范圍。
據蘭山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所長陸清省介紹,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的當下,一些中醫保健、中醫養生或預防、健康咨詢等養生場所隨處可見,這也導致養生市場涌現出部分違法行醫、夸大效果等亂象,更嚴重的是,這些場所借傳統醫學、養生保健為名,以醫學研究院(所)為,或打著中醫中藥旗號非法開展診療活動。
對此,蘭山區衛生局決定集中清理整頓借傳統醫學、養生保健,以醫學研究院(所)為,或打著中醫中藥旗號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非法開展診療活動的場所。
“我們從5月份就準備這項工作,6月份進行拉網式排查,對轄區內牙科診療場所和以養生保健、醫學科研為名非法開展醫療活動的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摸清底數,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在清理中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一起,一定要對無證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零’,對行政處罰兩次以上依然繼續非法開展診療活動的,必須及時移送機關。”陸清省說。
此外,陸清省表示,在清理整頓過程中,將引導、協助符合標準和條件的無證診療場所申請開辦正規診所,鼓勵符合條件的從業人員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證書后依法開展診療活動。
16日,記者從臨沂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臨沂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受權人制度》正式出爐,該文件明確,全市范圍內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須設置質量受權人,對企業保健食品質量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
保健食品質量受權人是指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資格和工作經驗,經企業代表人授權,全面負責保健食品生產質量的高級專業管理人員。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授權其保健食品質量管理人員對保健食品質量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對保健食品生產的規則符合性和質量性進行內部審核。
根據,質量授權人對每批物料及成品放行的批準、不合格品處理的批準、產品召回的批準等質量管理活動行使決定權;對關鍵物料供應商的選取、關鍵生產設備的選取、生產和質量等部門的關鍵崗位人員的選用等行使否決權。
6月16日,記者走訪了蘭山區多家打著中醫保健、中醫養生旗號的場所,各種以中醫保健為名的足療、美容美發店、休閑會所、按摩場所比比皆是,有市民甚至向記者表示,一些足療技師為攬生意更名“養生師”。
實際上,相關部門并未正式認可養生師這一職業資格認證,但在養生市場中,不少市民常常會遇到各種養生師、理療師、按摩技師。“很多養生保健場所員工,其實根本沒有任何中醫行醫資質,所謂的‘大師’只不過簡單地接受培訓就上崗,所謂的養生保健服務也并沒有任何依據。”蘭山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養生市場亂象已經到了不得不整治的階段。”蘭山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關于中醫保健、中醫養生等場所的監管處于空白地帶,不少養生會所、洗浴店、足療機構等紛紛假中醫之名,推出各種保健項目招攬生意,這其中不少項目屬于非法行醫行為。
因此,蘭山區衛生局經過調查后對整頓的范圍進行細化:凡是懸掛牌匾帶有“中醫保健”、“中醫養生”或“預防”、“醫學研究院(所)”、“疾病研究”、“健康咨詢”、“理療”、“治病”等字樣的機構將全部進行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