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畫風突變 凈負債率升至78%
一向穩健的傳統龍頭房企金地集團,在行業調整周期卻逆勢發力,進取擴張。
8月27日,金地集團公布2019年中報,上半年簽約金額855.7億,同比增長35.68%;營業收入224.83億,同比上升48.78%;歸屬股東的凈利潤36.32億,同比增長51.65%,明顯高于同業。
作為老牌龍頭房企“招保萬金”之一的金地,曾因錯失三四線擴張紅利而沉寂數年,近三年來,金地規模增速重新加快,帶動營收和利潤增速也同步上揚。
與此同時,金地在土儲和投資上也更顯進取,上半年斥資298億拿地46宗,凈負債率升至78%,為近五年來最高水平,也逼近公司此前80%的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母公司不斷的資產注入之下,金地商置增速更快。上半年銷售261.7億的金地商置,拿地已超250億,雙方的同業經營隱憂凸顯。
逆勢擴張
借上半年市場回暖,金地銷售規模大幅增長。
其中,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占比達到70%,南京、上海的銷售額均超過60億元,杭州單城銷售更接近70億元。
財報顯示,為應對未來難以預測的市場環境,金地于2019年初就已啟動銷售激勵行動,抓住市場窗口努力回款,回款率超過80%。
天風證券分析師陳天誠認為,業績快速增長主要源于房地產結算收入快速增長。過去兩年公司處于銷售規模擴張期,當期房地產業務的結轉量顯著提升。
上半年,金地確認結轉收入 200.33 億元,同比增加54.04%,實現結算均1.46萬元/平方米,同比大幅提升41.4%,帶動房地產業務毛利率40.37%,同比增加 2.13 個百分點。
“不唯規模論”的金地,上半年強勁的拿地姿態,卻充分顯示了對規模的渴望。
上半年,金地獲取了46宗土地,總投資額約554億元,權益投資額298億元,權益金額占比約54%;公司新拓展了土地儲備約675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儲備約399萬平方米,權益面積占比約59%。
從城市線分布來看,一二線城市的總投資額占比約 77%,總拓展儲備面積占比約 68%。
目前,金地土地儲備達到4760萬平米,權益土地儲備2550萬平米,其中一二線城市土地儲備占比80%,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金地未來規模的增長。
激進的土儲策略導致負債率大幅升高。金地董事長凌克曾向21經濟報道表示,金地并不會把資產負債率推得太高;一般總資產負債率在60%-70%之間,凈資產負債率在50%-80%之間。
目前看來,兩者已然逼近紅線。上半年,金地的資產負債率為 69.56%,凈負債率大幅上升至78.01%,去年年末僅為57.36%,為近五年來最高。
不容樂觀的是,下半年房地產市場面臨放緩。
招商證券分析師李洋認為,全年來看,金地收入增速或有回落。2018年結算均價大致1.8萬元/平方米,考慮到前兩年不含稅銷售均價不到1.7萬元/平方米,所以2019年結算均價或有個位數回落,預計全年收入增速或收斂至20%上下。
金地商置業績快速增長
與母公司步伐一致甚至更快,作為金地旗下子公司,自2012年金地集團收購星獅地產并改名為金地商置以來發展堪稱迅猛。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金地商置實現銷售額261.68億元,同比增長64%,營業收入30.62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歸母凈利潤11.58億元,同比增長93%。
金地商置迅猛發展的背后,閃現著金地集團不斷資產注入的身影。
2013年,金地商置發布公告稱,計劃以12.73億港元向母公司金地集團收購沈陽、西安、寧波、天津及北京多項物業權益,近150萬平米土地儲備。
得到母公司支持的金地商置此后一路高歌,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收并購動作之后,日益發展壯大。
金地集團設立金地商置的初衷是發展商業板塊,作為商業地產平臺,但從金地集團注入項目,以及金地商置收并購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仍以開發業務為主。
翻閱往年財報發現,2012年銷售為零的金地商置,2013年取得42億元的銷售額,2016-2018年,金地商置分別取得201.5億元、452.76億元、490.29億元的銷售額。
不到十年的金地商置,銷售增速卻已超10倍。雖金地集團近些年來銷售額也有上升,但增速遠不及金地商置。
且從金地商置的土儲資源來看,絕大部分位于一二線城市,屬于優質地塊。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地商置擁有土地儲備154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其中90%位于一二線城市,而位于三線城市的土地儲備僅有10%。
同時在A股和H股擁有雙平臺、多平臺的公司,在房地產業內大量存在,如萬科、招商、綠地、金地等。這與A股更看好住宅業務,而H股更有利于持有類地產有關,也是拓展更多的融資渠道。
但雙平臺為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同業競爭困擾。
目前,定位商業地產平臺的商置,住宅開發業務越來越大,金地集團和商置的開發業務在很多城市都有重合。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表示,一般來講集團下面的公司不會分走集團利益,但如果子公司和集團的業務發展出現沖突,可能會引起部分企業的內部競爭。
金地商置負責人表示,成立商置的初衷,是為集團的商業地產找到發展路徑和載體,但隨后在市場和公司發展中,這一定位受到了挑戰。
眾所周知,在中國單純發展持有物業如果沒有金融作為支撐,很難運轉,因此,早在幾年前,商置就將定位調整為持有物業和銷售物業并重,以銷售的高周轉資金,促進持有型物業發展,從而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
金地商置從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金融、資本化特征。從開發業務的并購,到持有商業、產業地產、長租公寓等業務,商置都將謀求持有物業的資本化,未來要做資產管理平臺和城市運營商。
凌克表示,在金地的整個盤子中,金地集團偏重做住宅開發,金地商置則集地產綜合開發和資產管理平臺為一體,是代表未來商業模式的城市價值集成商。
未來,實現金地集團和金地商置之間的協調發展也顯得愈發重要。
(21世紀經濟報道 張曉玲,林詩苑,李洋 編輯:黃鍇)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