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支撐“中國制造”
高鐵通車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贏得國內外一片驚贊;C919大飛機試飛成功,民航之花含苞待放;家電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大步走出國門……近年來,“中國制造”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消費者認可。在此過程中,一大批大國工匠、勞動模范以及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我國幾千年文明史中,工匠精神源遠流長,“巧奪天工”“匠心獨運”“技近乎道”等典故都是對這種精神的高度概括。新中國成立以來,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新中國工人階級不斷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內涵。也正是在工匠精神的激勵下,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口、中國核電等,成為一張張讓國人引以為傲的“中國名片”。
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講究生活品質。這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經濟發展方面需要重視產品品質,醫療、教育、文化等社會服務領域同樣需要精益求精,這樣才可能提供更加豐富更能滿足群眾期待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因此,必須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矢志創新,戒除浮躁,為“中國制造”提供堅強支撐。
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政府部門、廣大企業和每一名社會成員共同營造有利于創造精品的“土壤”。如今,“工匠精神”已經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社會各界對其廣泛討論并達成普遍共識……一個有利于弘揚工匠精神、推動制造業品質革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環境已經形成,制造強國建設目標必將實現。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