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養老 多主體發力
老齡化程度高、養老需求多樣,大城市養老難題如何解?廣州市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狀態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提供服務,鼓勵市場力量做好專業的事,將政府力量聚焦監管與兜底保障,多主體共同發力,完善了大城市養老模式,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不斷得到提升。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抒情的旋律令人沉醉,更引人共鳴的,是歌詞里描述的場景。
隨著我國快速進入老年社會,城市如何養老,成了民生大事。作為特大城市,廣州更是其中一個典型。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市老年人169.3萬,占戶籍人口的18.25%。
如何破解難題,滿足全社會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如何發揮市場的調節配置作用?近年來,廣州一直在探索。
需求
不同老人需要不同服務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也有“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說法,老年人的狀態與家庭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對于老年人來說,大抵可分為能自理、部分失能、失能三類,處于不同狀態的老年人,需求也不盡相同。助餐配餐、醫養結合、生活照料,是其中最迫切的需求。
午飯時間,廣州荔灣區東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