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和房屋回租獲突破,千年南頭古城將迎蝶變
近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印發《關于推進城中村歷史文化保護和特色風貌塑造綜合整治試點的工作方案》,將把7個各具特色的城中村作為試點進行綜合整治,打造深圳城中村歷史文化保護和特色風貌塑造典范。位于南山區的南頭古城名列其中。
粵東首府千年史,粵港源頭南頭城。承載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將煥彩重生,留下城市記憶,傳承千年文脈。不久前,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古城的蝶變之路正式啟航,將把南頭古城打造成一張講好南山故事、展現深圳發展、推動灣區融合的精彩絕倫的歷史文化名片。
目前,南山正以“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加快推進古城“蝶變重生”。
傳承 古城保護利用進入加速實施階段
南頭古城又稱新安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占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文物旅游景點之一。
秋日的南頭古城,優雅恬靜,呈現出歷史的厚重感。自東晉咸和六年設置東官郡,南頭古城已有約1700年歷史,一直是歷代郡治、縣治所在地,是嶺南沿海地區集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集散地為一體的行政管理中心,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節點。南頭古城還是嶺南地區文物古跡最集中的區域之一,也是深圳的城市原點、港澳的歷史源頭。
南山區委書記王強指出,南頭古城是南山古老故事的精彩呈現,是深圳厚重歷史文化的有力見證。保護是為了傳承,利用是為了更好地向前發展。當前,中央賦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新使命,為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吹響了號角,也為南頭古城的煥彩重生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承載1700年發展記憶的南頭古城,是回望歷史、守望初心的文化載體,更是展望未來、弘揚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精神的重要堡壘。
王強說,先行示范,不忘初心使命擔當。華麗蝶變,千年古城再起航。開工標志著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工作進入全面攻堅和加速實施階段,南山將以先行示范區建設意見為總要求、總牽引,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認真貫徹落實深圳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精心打磨、精益求精,讓古城“活”起來,成為深圳最有特色的城市傳統風貌展示區、最有底蘊的人文旅游目的地和最有內涵的文化創新產業集聚區。
代建單位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孫嘉表示,將會全力以赴,絕不辜負市委市政府、南山區委區政府的信任與支持,早日向社會各界、向關心深圳城市發展的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重生 打造深圳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多年來,在時代的發展和變遷過程中,南頭古城逐漸褪去了昔日輝煌,湮沒在眾多的城中村里,“農民房”錯亂雜陳、人口復雜、業態低端、利益盤根錯節,古城的保護與發展成了一直待解的難題。
如何再現“粵東首府、港澳源頭”昔日輝煌?從最初的規劃,到如今正式開工,南頭古城的保護與利用走過了20余年的歷程。但因情況過于復雜,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約,保護與利用工作進展緩慢。2017年,南山區利用“深港雙城雙年展”做了初步探索,古城的未來引發社會各界廣泛探討和關注。
今年,南頭古城迎來了歷史性機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深圳與香港、澳門聯合舉辦多種形式的文化藝術活動,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涵養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不斷增強港澳同胞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承載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是深圳的城市原點,港澳的歷史源頭,在體現深港澳“同宗同源文化底蘊”方面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極具“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價值。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南頭古城列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南山區區政府將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工作列為全區“三大戰役”之一,由區委書記王強掛帥,舉全區之力推進實施,力爭打造深圳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和全景歷史博物館。
攻堅 擬回租284棟房屋
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一路攻堅克難,層層突破。經過40多輪的反復研討,設計方案如今已基本落定。對284棟房屋擬定了有針對性的回租方案,以兩個“先鋒突擊隊”重點攻堅,成功打開回租工作突破口。加速推進城中村綜合治理,提升環境品質,夯實古城未來建設基礎。一舉攻克梗塞古城南北主街長達30多年的兩座非文物廟宇遷址拆除難題,歷史性打通了南北主街,“十字街”規劃獲得突破。對古城文化再挖掘再梳理,精心甄選和培育本土民俗文化項目。
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負責人表示,指揮部將迎難而上,以“畢其功于一役”的態度和決心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目前,古城各項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加快推進。
南頭古城村民、南頭城股份公司董事長劉寶華表示,此次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項目,解決了許多困擾古城村民和居民的難題,更是給居民帶來許多切實好處,讓古城人對未來的生活有了更美好的期盼。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